十八梯是世俗的,也是浪漫的。它的世俗来自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而它的浪漫则来自十八梯人在困境中始终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个世纪40年代末,一个20出头的农村妇女,牵着一个不满5岁的孩子出现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在茫茫人海中她在思忖,哪里还有我的栖身之地?几乎是在同时,一个从南川金佛山下来的后生,也来到了重庆,大重庆是他日夜向往的地方,他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于是他们相识了,这个后生接纳了这个失去丈夫的乡下妇女,并安家在十八梯。这个乡下女人姓查,这个后生姓杨。几年以后,他们也有了一对儿女,全家5口共同生活在十八梯的屋檐下。查的愿望实现了,不仅有人收留了她母子俩,还有了一个家。而现实却告诉杨,收回你闯天下的梦想吧,你的女人和3个孩子还在家里等米下锅呢,于是,他们的生活更趋于实际。
仅凭杨在一酿造作坊勤巴苦做是难以养活全家5口的,好在从乡下来的他们一直有与贫穷斗争的经验。杨在作坊拼命干活,想方设法多挣点薪水补贴家用。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供应紧张,在酿造行业工作的杨,还将麦麸一类的东西也带回家,掺合在糙米之中,大人小孩的肚子总算撑饱了,全家人一口不少地熬过了灾荒年。
三个孩子在十八梯那间狭小而黢黑的房屋成长着,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经常亮一盏15瓦的白炽灯,男孩没有玩具,女孩没有花裙子,家里也没有收音机,陪伴他们的是母亲那辆嗡嗡作响的纺车。这是一辆极其原始的纺车,我小学的历史课本上见过,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跨越了近800年的上个世纪的80年代,竟在十八梯又见到了它。
为了节省电费,查将纺车搬到了露天坝,她的右手不停地摇动着用竹子编织的大转轮,左手则熟练地捻着一大团弹泡了的再生绒球,她的脸上没有表情,动作却极为利索,随着大转轮的不断转动,一根根毛线被绕在大转轮上,此情此景,使我联想到了近800年前黄道婆的创造发明,还在为现代都市人造福。
据查的女儿讲,她从小就听惯了“嗡嗡嗡”的纺车声音,经常是母亲一边背着她,一边纺线,在母亲的背上睡着了,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纺线。查的女儿还告诉我,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母亲重新拾起在乡下就会的手艺,这辆纺车也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十八梯,有许多家庭像查这样的家庭,家里只有丈夫一人工作,不得已将自己狭小的空间也当作了加工作坊,或为冰糕厂打冰糕纸袋,或为工艺厂刺绣枕套,或者为印刷厂折书页,甚至还有扎花圈等丧葬用品的家庭作坊。
还是让我们重新回到查和杨的话题上来吧,当年他们从乡下来到重庆之后,一步也没有离开十八梯,直到他们双双告别这个世界。
由黄昏向黑夜过度之时是十八梯相对安静的时候,喧嚷的市场没有了小贩的吆喝,下班人的脚步声也再不急促和匆忙,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轻松与闲适,让绷紧了一天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我喜欢这个时候的十八梯,特别是当夜幕降临之时,家家户户的灯光所传递出的温暖,不仅让人嗅到一股浓烈的市井气息,还感到了一种真实的温馨。通常在这样的时候,我会将我的小屋收拾干净,然后泡上一杯菊花茶,拧开收音机,在我熟悉的波段里收听我喜欢的文艺节目。
而就在某一天,我还没有拧开收音机,就听到了阵阵轻快的歌声:“太阳刚刚爬上山岗,尼罗河水在荡漾,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当年这首由朱逢博唱红大江南北的《尼罗河畔的歌声》非常流行,是从哪里传来的呢?仔细一听,是从我家对面的窗口飘过来的。
我曾经向一位声乐科班老师学习过声乐,对声乐略知一、二,凭听觉就知道歌者已经不是一位业余的歌者。果然,夫人这样告诉我,唱歌者叫三三,原来是街道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现在的她已经考入重庆歌舞团,是搞专业的。
我在闲暇之时也喜欢唱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挣脱了极左路线桎梏的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非常受欢迎歌曲,特别是电影《甜蜜的事业》的插曲《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甚为流行,我也非常喜欢唱:“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啰喂,甜蜜的歌儿甜蜜的歌儿飞满天啰喂……”一旦我放开嗓音犹如江河决堤,越唱越来劲,每遇此时,夫人总要提醒我,“对面三三是专业演员,你小声点唱。”我便压低了嗓子,但唱着唱着,声音依旧还原。
诗人培贵是重庆歌舞团创作员,一天,他送来两张票,告诉我,这是他们团里精心排练的一场歌舞晚会,演出地点就在八一路的解放军剧院。
一走进剧院,我得到了一份节目单,其中有女声独唱,演唱者是余承斌,夫人告诉我蜜舞团,余承斌就是三三。大幕开启了,身着奶黄色连衣裙的三三粉墨登场,在柔和的灯光下,我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我的街坊,那天晚上她发挥出色,一连演唱了好几首,在返场时加唱了《尼罗河畔的歌声》:“月亮挂在碧蓝的天空,尼罗河水在荡漾,晚风吹拂的椰树下, 劳动的人们在歌唱……三三唱得非常投入,观众也听得如醉如痴,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真想告诉他们,这位歌唱家来自十八梯。
多年以后,我仍然非常怀念在十八梯放声歌唱日子。我曾经告诉我的儿子,在贫困中坚守的美好才是真正的美好蜜舞团,在困境中保持的浪漫才是真正的浪漫,而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直接来自十八梯的日日夜夜,每时每刻……
【作者简介】
赖永勤,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化委、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节目评审专家。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