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京报制图。
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 11月30日,时值第十六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刚刚结束之际,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新京报社、千龙网、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文化馆、北京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新京智库承办的“健康中国·舞动文明——2021首届中国广场舞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党支部书记、执行秘书长陈贵民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广场舞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广场舞不仅满足了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因为其对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不高,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是一项真正的群众性活动。广场舞为社区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广场舞离不开社区
陈贵民表示,通过广场舞的活动,人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在音乐和舞蹈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而且增进了相互了解,加强了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交流。
美国南加州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教堂唱诗班的人在排练过一次以后,血液里的免疫球蛋白增加150%。一次正式演出后,免疫球蛋白增加24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对此曾介绍,这说明唱歌、运动广场舞,能使人愉悦,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人们要经常去做一些有益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运动。
陈贵民表示,广场舞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基层组织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协调关系,满足广大居民这方面的需求。这离不开社区,对社区建设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从四个层面来阐述。
从政治上来讲,社区是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是党建引领下通过选举、参与和协商、监督的形式实现居民自治的单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一个生活共同体。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服务,是不是得到广泛地拥护、肯定和很好地贯彻落实,社区居民最清楚。
从经济上讲,社区是商业的最后一公里。谁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信任、与居民形成了黏性的关系,谁就拥有了一定的市场,通过服务也会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什么各行各业那么多市场主体都要进社区?因为进社区就是贴近消费者,也就是贴近市场”,陈贵民说。
陈贵民表示,从社会意义上讲,社区是邻里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地方,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园。在这里,容易形成熟人社会,包括线上的社群,因为他们在生活上可能面临共同性的问题,会互相影响。社区里,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会自然形成意见领袖。
一社区舞蹈队正在表演。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陈贵民还表示,从文化上讲,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文化认同,以此产生凝聚力和归属感。而广场舞能够助力消除社区居民间的隔阂,增进情感和思想交流,对达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构建文化上的认同。可见,广场舞在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广场舞也可以是社区群众组织
陈贵民介绍,近年来,民政部一直强调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际上,广场舞也可以发展成为群众性的社区社会组织。广场舞使用社区公共空间,必然与周边发生关系,就需要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或物业公司通过协商、征求意见等方式协调时间和场地等问题,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广场舞,既使广场舞活动得到更广阔的舞台,获得更多的表演机会,又不至于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活和休息。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或物业公司需要为广场舞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也都是社区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陈贵民认为,通过自律自治的方式方法,形成广场舞文明公约,促进群体融合、社区和谐。社区居委会不妨号召广大的广场舞爱好者通过亲身实践,落实文明承诺,实现“小举动,大文明”的目标,将广场舞变成文明的舞蹈,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为营造出文明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陈贵民建议,广场舞的舞者也不妨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服务社区工作和社区居民,敢于展现自己的水平。比如,社区里如有重大政策宣传等各种活动,广场舞舞者不妨助场表演,这样既帮助了社区工作,又展示了自身的水平,拉进了与社区其他居民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和社区凝聚力。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也要善于借助群众舞蹈的力量,加强社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水平。
此外,陈贵民建议,广场舞舞者也不妨参与社区公共问题的讨论、协商和决策,为共建美好社区贡献力量。比如社区立体停车场的选址、绿化带的更新等社区公共问题,广场舞舞者也需要讨论形成意见呈报给有关组织,甚至派代表参加听证会。总之,广场舞舞者作为社区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广场舞舞者作为社区居民的一个组织体,也可以以团队发表意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赵琳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