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申访谈:
访问时间:2021·02·19
访问地点:郑州
提问者:侯满昌
受访者:李正申
受访艺术家简介:
李正申 1938年生,西华县奉母三村人,西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任科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西华县音乐家协会创会主席。
1980-2000年间,创作歌曲数十首,部分发表于地市以上报刊杂志,收集整理西华民歌70余首,4首收录《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收集整理的《鸡毛人逗蟾》《小伞子》收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有论文《鸡毛人逗蟾初探》发表于1994年4期《中国舞蹈艺术》,1984年创作的民间舞蹈《群蚌斗鹬》参加“河南黄河之滨音乐舞蹈大赛”获金奖,2000年编导的民间舞蹈《东方青龙》参加河南省百龙大赛获铜奖,2016年5月编导的大型舞蹈《开天盘古》参加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周口市政协主办的“2016•海内外杰出女性走进西华”系列文化活动暨传承盘古女娲文化、弘扬中华创世精神民俗展演活动。
侯满昌:李老师是一位音乐舞蹈方面均有涉猎的艺术家,请问您是从啥时间起开始喜欢上音乐和舞蹈的?
李正申:音乐是从孩童时期开始的,曾记得在一个春末夏初,我正在村外田里割草。忽然有一种“叮叮当当”的声音,这声音铿锵有力,节奏鲜明,非常悦耳,寻音而去,村头空地上一家父子四人正在打铁。老人一手拿火钳,一手使小锤;两个大点的孩子抡大锤,一个小孩子拉风箱。老人用火钳夹出一块烧红的铁块,往铁砧上一放,另只手的小锤点击上去,两个儿子你一锤我一锤的砸下去,老人还时不时的空间在砧子边加入“嘟噜嘟噜”的弹击声,这是我早听到的音乐,从此我就开始喜欢上了包括打击乐、弹奏乐等一切美妙的声音。舞蹈表演是在读小学时,一次课前十分钟的学生唱歌时,执勤老师胡兆兰听到我的声音较为洪亮,让我参加了学校歌舞队,在歌舞队里接触到了歌舞表演,也学会了诸如《南泥湾》《三套黄牛一套马》等,后来还兼任了腰鼓队长,也埋下了艺术种子。
侯满昌:音乐方面你的启蒙老师是谁?学艺时的社会环境及政治环境怎么样?
李正申:小学阶段有位姚姓音乐老师,名字记不清了,一次音乐课给同学们一份油印歌页,自己弹着脚踏风琴,一句一句教大家学唱,课后我拿着印有《勘探队之歌》的歌页找姚老师,向他请教乐谱音阶,后来慢慢练习,逐渐掌握了哆来咪发索拉西七个基本音阶。姚老师是我音乐的启蒙老师,我衷心缅怀他。
侯满昌:从艺的经过,哪些事哪些人对你影响最大?
李正申:从艺六十年来,对我有影响的有三位,是齐凤梧、律清泉和刘登龙。
1976年8月,我到文化馆任音乐专干,先后经历了齐凤梧、律清泉两位馆长,在二位馆长帮助下我完成了西华县民间音乐——唢呐协会组建;改建一个容纳300人的曲艺厅并邀请省内外曲艺名家来西华演出;为东夏亭曲剧团参赛剧本《卖药》谱曲和唱腔设计,参加河南省农村业余剧团汇演获一等奖;1984年编创的民间舞蹈《群蚌斗鹬》代表周口地区参加河南省黄河之滨音乐舞蹈大赛获金奖;编纂的《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民歌西华县卷》被周口《民歌集成》选取12首,又被《河南省民歌》选用4首;收集的《鸡毛人逗蟾》《小伞子舞》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省卷》;期间加入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1984年西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成立,刘登龙任副主席并主持工作,随后我调入西华县文联,其间刘登龙对我多有鼓励,相助,曾为我选工具书《辞海》(缩印本)龙舞音乐制作网,参考资料《山海经》《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太平御览》《图腾崇拜》等,以助我完成《鸡毛人逗蟾初探》,后该文发表于1994年4期《舞蹈艺术》(民间舞蹈论文专辑);又亲选屈原《离骚》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就送我作座右铭。这一时期完成了迎接澳门回归文艺晚会、县文联成立二十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筹划工作,对于我的工作,登龙曾赋诗赠我:寒门农舍传丝竹|教坛风骚乐坛殊|悟得艺道参纱理|天命岁月夜秉烛。用一首诗概括了我半个世纪的从艺经历。
侯满昌:知道你在民间舞蹈方面亦有建树,收集整理的民间舞蹈《鸡毛人逗蟾》《小伞子舞》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省卷》,是什么触动了你热心于该项事业的?
李正申: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为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民间文艺五个一工程抢救科研项目计划,河南省文联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办公室,组织了学习培训班,我参加了民歌、民间舞蹈两个收集整理学习班,随后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收集工作,民歌收集前面已有叙述,民间舞蹈收集工作开始正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县文化馆组织全县民间舞蹈(民间玩意)班队来县城表演,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蛤蚌等,址坊前刘离县城较远,临近中午才到县城,临时被安排到文化馆内表演,是一组鸡毛人与蟾在表演,因未见过,上前问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回答说是“鸡毛人与三足蟾”,问起所表演内容,回答:“不知道,老师咋教就咋玩,老师没有来,我们回答不了。”节后我专程去前刘采访,接待我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交谈中得知他儿子叫李震,是我的小学老师。随后介绍说这玩意是上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表演时不打不斗,相互依偎,体现爱意、体体贴贴、亲亲热热就行。后查询相关资料,从中得知“蟾即蟾蜍,青蛙,地球上的蟾蜍是四足,三足者,月中有。”三足蟾代表月,通常称“蟾月”。鸡毛人,是鸡的演化之物,鸡为凤,凤为鸟,鸟为乌,乌为日,“鸡毛人与蟾”是日月的象征,古代人对日月很崇拜,视日月为神,常用在祭拜活动中,久而久之,“鸡毛人与蟾”就演变成意指娱神娱人的文化活动形式。后来我在整理时根据表演者风格及特点将其改为“鸡毛人逗蟾”,逗即引逗,乐逗,哄逗,戏逗,趣逗,爱抚等意,后来大家都认可,就成了“鸡毛人逗蟾舞”了。
《小伞子》舞原来在民间舞蹈活动中仅是其他民舞的配角,通常在抬花轿与轿夫互动,另一个是推独轮车与推车者互动;我整理的是第一种抬花轿中的小伞子舞。以前娶亲,新娘要坐花轿,轿夫在抬轿的同时,还要与轿旁打小伞子的人互相斗俏,轿夫在做“过双凳”“嘴叼烟”“翻跟头”等各种技巧时,小伞子舞者也会随着做出惊讶或者成功的表情。在收集中还到项城牛集观摩了一家正办喜事人家的婚礼过程,征得主家同意,准许我的拍照,和轿夫、小伞子舞者们交谈,他们的花轿队伍除花轿、小伞子、唢呐外,还有两排打旗者,每个人打一根彩旗,旗杆顶端系一个鸡毛掸子,我问这鸡毛掸子有啥意义,他们说“鸡是神鸡,用来开道的,也是个吉利。”《周礼·春官·司常》说:“全羽为旞,析羽为旌。”旌和旞都是古代旗子的一种,上系彩色鸟羽,为导车所载。
《鸡毛人逗蟾》《小伞子》整理后省民协决定录制这两个民间舞蹈,先是录制《小伞子》舞,地点选在西华营庞集村,轿夫、唢呐均为庞集村人,新娘是文化馆的周蒲香饰扮,小伞子舞者由文化馆张富贵饰扮,程序是起轿,前行,轿夫表演技巧,小伞子紧密配合等。《鸡毛人逗蟾》表演在址坊乡政府门前广场录制,前刘村民间艺术全体出动,除鸡毛人,蟾的表演,还有锣、鼓、镲、海笛等音乐伴奏,以及火把、烟花等。两个民间舞蹈整理后被选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省卷》,我个人还获得省民协颁发的民间舞蹈收集整理工作先进工作者。
侯满昌:在1999年8月的河南省民间舞蹈大赛,我县民间舞蹈《东方青龙》参赛并获奖,是什么要你以《龙舞》我表现形式编排该舞蹈的?还有2016年编排的大型舞蹈《开天盘古》,它们的地方元素有哪些?
李正申: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省文化厅、省文联等单位决定联合举办“百龙大赛”,周口市有西华、项城两个市县报名参加。项城市文化馆请来河南省舞协主席周学群为其编排《锣龙舞》,我县有现成的民间舞龙队,先选了逍遥的北门村和柴城村,通过比较柴城村舞龙队相对较好,决定给柴城舞龙队先排练一下,排了七天,一个简单的出场式都没有练成,我很失望,返回县城与登龙主席向县委负责此工作的张保亭汇报后商量,决定重建舞龙队,决议出来后,便把从县豫剧团调出的有武功演员暂借过来,组成一支有武功功底的舞龙队。随后是扎龙,编排等等,为解决龙舞的音乐伴奏问题,我们在原有传统擂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引入现代科技音响伴奏,让舞龙的姿态与音响相辅相成,展示青龙的威风与气势,让舞者按照旋律来舞动,打破了民间艺术的随意性;排练中,充分运用龙头、龙尾、领舞者三者的力道、气势、韵味,按照我想象意境排练,并做到“青龙云中降|落地尽欢腾|辗转波浪滚|首尾穿山洞|跳起华尔兹|脱皮难忍痛|耸立尖尖塔|神龙显威风。”使龙威得以充分展现,在比赛中得到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大赛第四名(铜奖)。
2016年5月,由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周口市政协联合主办的海内外杰出女性走进西华系列活动在西华县思都岗女娲城文化广场由《开天盘鼓》拉开序幕,《开天盘鼓》由一面面径九尺,四面面径六尺,八面面径三尺,六十面面径一尺半盘鼓,及大锣四面,大镲四对;中音锣四面,大铙四对;加上指挥一人,领舞二人,旗手六十人,共计170人。鼓谱是参照民间擂的鼓点重新创作的,在表演技巧上,借鉴盘鼓中的一些打法,比如打鼓边,单击,双击,鼓槌击鼓槌,二人对击槌,四人对击槌,上下左右单双对击等。除了这些表演技巧外,还有移动鼓的位置,大鼓移向两边,60面盘鼓走向台中,60杆彩旗穿插跑动等。
侯满昌:你对当前音乐的看法:
李正申:无论什么时候,音乐就是时代的号角。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振兴,艺术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着变化,由原来单纯和狭窄范畴中逐渐走向民族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音乐艺术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同样带动了音乐艺术的繁荣。这就要求我们的词作家、曲作家、歌唱家与演奏家深入生活,勇于实践,积极努力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侯满昌:平时业余时间里,除了音乐舞蹈艺术,你的其它时间多用于做什么?
李正申:省吃俭用买回一架钢琴,在家办了一个钢琴培训班,所收学生多是中小学学生龙舞音乐制作网,授课时间安排在双休日,一部分学生考取了音乐学院,如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的张思雨(现在郑州经开区艺术馆工作),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钢琴表演系的魏熙畅(现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李丽(现在郑州一所重点高中任教)。还有一部分毕业于本省的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他们多在郑州或本县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我很欣慰,有一种成就感。近几年又加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活动之中,成了一名戏迷爱好者,每周出动二至四次,又学吹葫芦丝,锻炼肺活量,还有就是坚持学写诗词,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侯满昌:你的阅读习惯是什么?
李正申:阅读可以开阔心胸,扩大视野,增强自己的意志和力量。阅读不是为别人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阅读是人生最大的收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因此我经常坚持早晨六点到八点时间阅读,白天则是见缝插针,挤出时间用于阅读。在阅读方法上,多用古人的“博、约、博”的方法,泛泛地读和重点读相结合,如诗、词、曲、赋之类的就要认真细读,除逐字逐句外还要阅读注释,直至读个明白。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不断开办字词、成语、古诗词大赛,每场我都要看,并用笔记下来,第二天对接整理好,抄到记录本上,现已集锦几大本子。对于专业性的书籍,更是爱不释手,温故知新,深知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和学问的,学习不求任何功利,也不期待感恩,就像杜甫诗《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默无声息地把好雨渗透到泥土中,让万物所吸吮。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他的智慧就会散发正能量,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坚持阅读,开卷有益。
侯满昌:你对近期及今后一段时间有什么规划?
李正申:近期打算一是把我所写的诗打印成集子留给后人;二是加强二胡的演奏技能,由练习曲向独奏曲进级;三是努力提高葫芦丝的吹奏技巧;四是继续为戏迷朋友做好伴奏;五是想用古诗试写几首戏歌。
侯满昌:你心中最好的音乐家或舞蹈艺术家或他的哪个作品最成功?
李正申:我心中的音乐家是冼星海,他在法国留学五年,学习了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丰富了音乐修养,开阔了音乐视野。1935年冼星海学成回国,投入到抗战歌曲和救亡音乐运动,创作了大量的群众歌曲。1938年9月,冼星海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唱。传遍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很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的前线。我在读音乐专科的时候,系里曾排演了《黄河大合唱》,直到现在,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我心目中的舞蹈家是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他奠定了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他的作品,题材多样,构思奇巧,风格独特,气象万千,在中国舞蹈艺术界有着突出的位置。对当今中国舞蹈影响巨大而又深远,被海内外称作“张继钢现象”。他创作的舞蹈作品有360多部,曾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他的民间舞蹈《黄河儿女情》轰动海内外,《千手千眼佛》获世界金奖。1998年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举办高级舞蹈培训班,特邀张继钢郑州讲学,我有幸参加这个培训班,学到了有关如何编写民间舞蹈的理论和方法,受益匪浅。后来在编写《东方青龙》《女娲魂》《开天盘古》等民间舞蹈中,就借用了张继钢所讲的编写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侯满昌:对当今青年艺术家或喜欢艺术的年轻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李正申: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只要树立好自己的目标,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以一颗平常之心,去做好人生事,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长期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走向美好的前程。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