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美美记者 | 潘文捷“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
”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伤害了什么?
上周白晶晶视频,黑龙江鹤岗的小学生“钟美美”在网上发布的“模仿老师”系列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在这个系列视频中,“钟美美”表演了老师在接主任电话、突击检查、抱病上课、抓学生对象等内容,网友称,“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子”,“想起了当初被老师支配的恐惧”。但是,在视频走红之后,“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全部被删除。有传言称,“钟美美”被教育部门约谈,“钟美美”回应这种说法是谣言。新华网的报道中,“钟美美”的班主任老师田广霄称,校方没有约谈家长,但他个人曾和家长进行交流,这个目的不是要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黑龙江鹤岗小学生“钟美美”发布模仿老师系列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给“钟美美”的模仿对象对号入座地寻找具体某个老师,那么会给他本人和教育部门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去欣赏他的表演”。“认为,在“钟美美”录制的这些视频背后,应该反思的是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这种教育环境让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其害。看到,人们应该理解教师职业的艰难,因为老师每天面临着很多压力,不仅有几十个学生要管,而且还有诸多杂务和强加的行政工作,人们应该思考如何给教师解除过重的压力,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训。也有一种声音指出,当老师确实辛苦,但不论怎样,教育不能够变成打压。在《“钟美美”爆红:孩子眼中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文中,澎湃作者白晶晶引用了语文特级教师张丽钧看到视频之后的反思:“那职业性的冷漠强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唯我独大、不容置喙……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忆起过往的某个片段——我做班主任时,不也这副德行吗?”作者称,虽然师生情谊是理想状态,但是实际上,一些老师崇尚打压式教育,即便心底实际上是爱学生的,也总是刀子嘴豆腐心,这使很多孩子从自信变得自卑,甚至让上学成为了孩子的噩梦。
6月3日,宝泉岭农垦管局教育局赵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教育局没有和学生本人联系过,但是,教育局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比如,多宣传一下疫情期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老师正能量的一些事情”。接着,“钟美美”就发布了一篇模仿热情志愿者的视频,内容是“黑龙江欢迎你”,观众们意识到,“正能量创作已经开始了”。对这一转型,知乎介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的网友@叶老师翻出了《人民日报》在2012年9月25日发布的一篇微博文章《慎谈‘社会能量’的‘正’与‘负’》。文章指出,“随意倡导社会正能量或随意指责社会负能量,很有可能异化成:听话为正,不听话为负;说好话为正,话难听为负;不反对为正,反对为负。随意说正道负,都不负责任。所谓社会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等,都有其社会根源。”@叶老师以此提醒读者对“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说法持有谨慎态度,并称,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可以探讨和模仿的。《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贝小戎则在题为《》一文中指出,“钟美美”对老师的模仿并非公开的谴责,而是一种讽刺。我们可以经常在国外电视上看到人们以此来嘲讽大人物,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了治疗”。他以鲁迅先生在《什么是讽刺文学》一文中的说法称,“(讽刺者)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
”在《容下“影帝钟美美”,更能体现教育包容》一文中,新京报作者王言虎称,对“钟美美”的这种创作,我们应该予以包容,因为,自由和包容的教育不仅应该容纳而且“甚至鼓励这种不受拘束的自由表达”。荔枝新闻作者于平指出,很多家长老师喜欢给孩子包办一切白晶晶视频,但人们应该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其自由。因为“钟美美”这样的孩子在不受干预时的创作是天马行空的,但一旦受到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的干预,创作风格一下子变了。作者称:“视频下架这个动作很简单,可是,孩子的创作才华和选择自由是不是也跟着下架了呢?”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