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一种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共同主持,目的无外乎治病,庆丰收,占卜,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
至今,在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的民间仍有遗存,据说灵验无比,几千年来成为一种东北特有的神秘文化形式。《龙沙纪略》中记载:“降神之巫,曰萨麻帽。如兜鍪缘檐,垂五色缯,条长蔽面。缯外悬二小镜,如两目状。著绛布裙,鼓声阗然,应节而舞。其法之最异者,能舞马于室。飞镜驱祟,又能以镜治疾,遍体摩之。遇病,则陷肉,不可拔。一振荡之,骨节皆鸣,而病去矣。”
“萨麻帽”即萨满,东北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九舞妖视频,而萨满则为人们与神鬼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族人消灾求福。过去,人们为适应游牧与狩猎生活的需要,多分散居住在毡帐内,除大型聚会的欢歌狂舞外(如今日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各种舞蹈都在毡帐中进行,因此以小型的舞蹈形式居多;舞蹈风格粗犷、豪放,步伐较少,但手臂开阔有力,手腕、肩部、腰部灵活,从而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舞蹈中多有雄鹰、天鹅及乘马驰骋等形象,而源于宗教信仰的“萨满舞”则是最普遍的形式。
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Jdam man,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萨满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与技艺。有些还掌握登刀梯、舐烧红的烙铁等气功绝技。经过上十来米高的刀梯并翻下来(下面挖坑铺稻草、张粗麻绳网承接)的考验后,才能成为公认的萨满。萨满的服饰有很多的讲究,上面保存有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萨满对它们不断作出新的解释。例如达翰尔族把神衣上的360颗贝,解释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这说法正反映出达翰尔族已进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活,但仍有畜牧与狩猎的遗存。又如鄂温克族把神衣上缝着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有了它能为人治病消灾。
萨满鼓和萨满铃,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持萨满鼓,腰系萨满铃,边击边唱边舞。舞蹈时以甩、摆、颤、晃、摇、撞等各种舞蹈姿势动作,使小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响亮。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沈兆提的《吉林岁时志》中有诗云“跳神降福女巫遗,满语喃喃应鼓颦。裙幅系铃铜与铁,绸条五色线横披。”
突然心跳、眼皮跳动、耳鸣、头发根发扎、恍惚中有人呼唤、自言自语、打喷嚏、手中物突然丢失或失而复得、作梦等等,都被视为不可思议的某种灾喜出现前的先兆。在萨满教中,上述种种人体出现的体态变化,都被萨满自身占卜或嘱当事者自卜的依据,随之而来的自然便是沐浴素食跳大神了。
萨满们除了祭祀、庆丰、占卜、祛病外,还有些独特的精神领域的神寓九舞妖视频,比如“叫魂”似乎在中国各地都有,但细究起来其起源则是萨满。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艾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斯和他的同伴亚当·布兰特一起访问了中国。在他们撰写和发表的中国旅行记中,第一次把满族的“萨满”介绍到全世界。使得这种神秘的东方祭祀形式得以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
萨满歌舞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北方各族精神生活的重要侧面。烧香跳神,饮食歌舞,酬神娱人,从心理、感情及审美观而言,他们是以吉为喜,以喜为美。可以说,凡烧香跳神,均为致喜,喜字当头,有喜必乐,一喜皆喜,是萨满歌舞的品格。
很多现代舞蹈也借鉴了萨满舞蹈的形式和韵律,特别是萨满舞蹈中独有的腕部、肩部、腰部的动作成为现代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土生土长的二人转(两个人表演、有歌有舞)这种艺术形式也延承了萨满遗韵。 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把萨满教研究作为探索人类历史文化之谜的重要途径和宝藏,以致萨满教研究成为世界文化人类学中颇受青睐的一门科学,至今方兴未艾。
而在关东刚刚开始解禁的时期,外地人初入关东,常会被这种奇装异服连喊带叫又蹦又跳的舞蹈吓着,于是就将“提妖降魔神仙舞”当做一怪来看待了。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