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最新热舞资源

火到纽约时报广场的铜梁龙灯,你应该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火树银花彻夜晖,鳌山鲸海幕周围。别情纵有难排遣,闹罢元宵缓缓归。——(清)王泮《巴川竹枝词》

铜梁龙灯

三大派系,一枝独秀

铜梁龙灯彩扎诞生在涪、琼二江边发轫于明,兴盛于清,经历过辉煌,亦遭遇过没落。从被视作封建糟粕、彰显帝威的“四旧”龙舞音乐制作网,到如今跻身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梁龙的这条复兴之路有30多年。

旧时铜梁龙灯之盛,从川东一带流传的“大足朝佛(石刻)、铜梁观灯(龙灯)、合川看春(春会)”的俚谚中可见一斑。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文化部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普查,蛰伏在铜梁民间的一批藻扎匠人方才重新浮出水面,并逐渐形成了以周均安、蒋玉霖、傅全泰为代表的三大制龙派系。

藻扎:最初指扎制中突出藻饰和彩绘,故名。随着材料更新,后又称“纸扎”“彩扎”。

1984年,蒋玉霖扎制的铜梁大龙赴京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名噪一时。然而可惜的是,蒋的精绝手艺无人继承。小他10岁的傅全泰在过世后,他的长女虽继承了手艺,但其工厂规模较小、远离城区,且只在特定年节时段少量扎龙,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唯有尽得祖父真传的周合平、周健两兄弟,双双入选重庆市“铜梁龙灯彩扎工艺”的非遗传承人,成为铜梁三大扎龙派系中一枝独秀的存在。周合平对铜梁龙的最初印象,来自爷爷周均安。在爷爷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功力不俗的彩扎、裱褙、塑像等手工技艺,在年幼的周合平的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记。

三处法门,一意追求

铜梁龙灯系列庞大,广义上讲,它是一个复合概念,既涵盖民间祭祀和节日玩舞的龙形灯具(按道具形态,又可细分为龙灯和彩灯两大系列),又包括以龙灯为道具,集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龙舞艺术。

周合平正在制作荷花龙的龙鳞

单就龙灯而言,有大蠕龙、竞技龙、火龙、板凳龙、稻草龙、竹梆龙等数十个品种。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当属前三种。

大蠕龙,即是常说的“铜梁大龙”,单条长50米,需25人同时舞动,突出强调雍容华贵的造型和雄浑浩大的气势。

竞技龙又称中型蠕龙,长18米,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各类龙舞套路竞技比赛当中。“竞技龙要适应复杂激烈的套路比赛,对龙本身质量的要求很高龙舞音乐制作网,因此成为检验扎龙匠人手艺是否过关的试金石。”

而近几年大有成为“网红”之势的火龙,在舞龙时会伴以击打铁水,火光四射,视觉效果更加刺激。

铜梁龙灯的制作包含编、扎、塑、绘等多种技术,是一门系统的手艺。传统的铜梁龙扎制,总体上分为扎骨、裱糊、彩绘和总装四大步骤。其中最为关窍的“法门”,在于扎骨中龙头的制作。

彩扎龙头成品

从外观上看,铜梁龙的龙头既不像北方的马面,也不似南方的蛇状。经过上百年的兼收并蓄,今天的铜梁龙在拥有北方龙高、大、长的宏威气势的同时,又兼具南方龙的细腻、灵秀与艳丽。因此,周合平愿意这样来形容:“铜梁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谐——驯服而不失威猛,刚健中又带有柔和。”历代扎龙匠人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制作龙头总结出了一句要诀:“哭龙慑虎笑狮子。”

哭龙,是指龙若不带哭相,就显得呆驯而不武;要哭就得张嘴,但嘴又不能张得过大,太大就会显得凶恶。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成为扎好龙头的关键所在。

除了扎制龙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扎制工艺和器具也有了明显改进。周合平根据亲身实践,为扎龙引进了新的技术。比如说龙鳞的制作,传统做法是用红黄蓝三原色或广告色手工绘制,现在则采用了活性纺织颜料,在增强固色性的同时,也使得龙皮的颜色更加富丽堂皇。

三度进京、一心求新

“对于非遗传承来说,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多年来,周合平的看法始终如一。“龙灯龙具就像老太婆身上的衣服,如果年年都是老样子,那观众就会觉得没看头。产品卖不出去,不要谈发展,就连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为了让铜梁龙更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口味,周合平在龙的形体、材质、彩扎技艺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只有不断地求新求变,铜梁龙才会走得更远。”与此同时,他又着重讲到:“求新求变不等于胡编乱造。万变不离其宗,铜梁龙强调手工扎制的技艺精髓是一定要保留的。”

回顾周合平职业生涯中的“创新”,有3个时间节点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第一回在1999年。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铜梁龙顺利入选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游行队伍上所用的9条50米长的大蠕龙,为周合平和弟弟周健共同扎制。回渝后,周合平和弟弟一拍即合,决定自立门户,旋即在县城内开起了周氏龙灯文化公司,开始对外接活单干。一间小屋,几个农户,就这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第二回是2008年。经北京奥组委审查,铜梁龙舞脱颖而出,成为代表重庆市登上开幕式暖场表演的唯一节目。为满足表演要求,在工艺上做出了很大改进,采用了轻质、坚韧的新型网状环保材料,在增加长度的同时,又减轻了重量。为了让舞龙时更加飘逸,用了透风的网状布,还将传统的竹篾片改成了钢丝穿钢管,这样原来一条有30斤重的龙,变得只有7斤左右的重量,更方便舞动。这可以说引领了铜梁龙变革的风气。

最后一回在奥运会后时隔不到1年,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导演组决定邀请铜梁龙再度进京参加联欢,要求铜梁龙灯“变脸”。经过7个昼夜的苦思冥想和不断地试验,最终,周合平把鱼线和橡皮筋等普通材质融入龙身,加上特殊的编扎技巧,在每一节龙身上设置了6个“机关”。舞龙者通过操纵机关,就可在2秒之内完成“变身”,让龙的外观由金黄变为大红。

此后,周合平又陆续研制出了夜光龙、烟雾龙、喷火龙等特色龙具,获得了龙头造型、龙身制作和新型制作材料等多项龙灯彩扎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盘旋在这座渝西小城上空的铜梁龙还能飞得多高多远?或许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铜梁龙彩扎步骤:

1、材料准备

置竹:选择三年生的阳山慈竹,这种竹子老辣、坚韧、有弹性。根据需要,剖分为长度不同的主篾和副篾,要求篾条厚薄均匀,宽窄一致。

搓绳:扎龙一般不用麻绳,而用皮捻子。捻子是由棉纸搓揉而成,长度以15至20cm为宜。

2、扎制骨架

① 龙头:将竹篾连接成大小不同的木圈,绑扎固定备用。先扎成龙项的主骨架,分别编扎上颌、上颚唇、龙鼻。然后扎制下颌和龙腮,再将其安装到龙项主骨架上,龙头的基础骨架即做成。

扎龙头

② 龙身:根据类型不同,以7至24栋(一硬节加一软节,称为“一栋”)不等。龙头、龙颈、龙尾与龙身的每一栋称为“硬栋”;龙头与龙颈之间,龙颈与龙身之间,龙身各栋之间,龙身与龙尾的之间均用棉带连接而成,是为“软栋”。相邻的软、硬栋加起来称为一节,每节一般长2米。

③ 龙宝:以竹篾条扎制成大圈、中圈、小圈共20个。先将大圈扎制成六面形,再将中圈、小圈附加其上,编成立体球形。用粗铁丝插入球体,裱糊白绸,彩绘后即成龙宝。

3、裱糊

传统裱糊材料以棉纸为主,现代工艺则多采用绢纺绸布、涤凉布等材料,以机器扎制代替手工裱糊,将裱褙、落墨、彩绘集于一体,更为便捷。

裱褙

4、彩绘

传统彩绘分为胶矾、放墨线、施彩等步骤。现代工艺多用孔板印刷和数字印刷,以孔板印刷技术为主。

5、总装

完成“口中宝”、龙须、乳齿、腮毛、龙把、龙眼等的装饰安置,龙灯即成。

文/郑钰潇(发文有删改)

图/周合平

0
分享到:

点击下载热舞资源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