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登芬
中国花鼓灯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优美。系统完整,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是汉民族文化的瑰宝。
花鼓灯流传在淮河流域。它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叙述人们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发丰收之后欢乐的心情。它来源于大众,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人民之中,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沿淮岸畔的花鼓灯艺人中,几乎每一位老艺人都有乡亲们“赠”予的乡土气息浓厚的艺名。这些艺名的由来,都是艺人们在生活或演出中自然形成的。
有些艺名是根据艺人们平时或演出时的穿着打扮而起的。如:郑九如为母亲守孝,在玩灯时曾穿白鞋,因之艺名“小白鞋”。杨在先玩灯时爱穿红鞋,便有艺名“小红鞋”。江玉中冬天常穿一双麻窝取暖,艺名就叫“麻窝子”。
有些艺人从小开始玩灯,乡亲们喊着他们的乳名觉得亲切,于是乳名便成了艺名,如田振起艺名“田小银子”;傅金云艺名“傅小金子”;鉏洪云艺名“鉏小水子”;冯金辉艺名“冯小狮子”;崔常富艺名“崔小狗子”;张希兰艺名“大魁子”;孔令群艺名“小玉林”等。有的艺人因相貌特征而得艺名,如叶春界肤色较黑,艺名“老云头”;樊玉虎肤黑又演兰花,艺名“黑丫头”;宋廷香艺名“宋瞎子”;赵东国艺名“赵小麻子”;常谦德艺名“常瘪子”等。
有些艺人是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而取得的艺名,如符培相曾贩卖过小猪,艺名“小猪贩子”;侯中成当过屠户,杀狗宰羊,艺名“狗套子”;刘佩德当过神汉,艺名“端公子”;陈万发是木工,艺名“三木匠”;冯冠福抡锤打铁,艺名“三铁匠”;吴永清会做鞭炮,艺名“炮仗匠”。
还有很多艺人是观众视其不同的表演风格和特点,而送予的艺名,如:常贵谦能编善唱,对答如流,艺名“倒不净”;李兆叶嗓音清亮,歌声动人,艺名“猫春”;冯国佩腿脚功夫深厚,舞姿优美,艺名“小金莲”;陈敬之婀娜多姿,如同线牵,艺名“一条线”;孔祥云艺名“草上飞”;孙怀山艺名“水上漂”;王继全艺名“捂不住的花蝴蝶”;石金礼架势多变舞艺吧灯灯,跟头灵活,艺名“石猴子”;黄西城艺名“黄猴子”。
有的艺人是根据艺人们在表演中的习惯和形象特征而起的。如常春利打鼓时又蹦又跳,形似蛤蟆,艺名“老蛤蟆”;万方启擅演丑鼓,当地俗称出陋相,艺名“万陋子”;廖世标因每次玩灯都少不了他,廖与撂谐音,艺名就叫“撂不掉”。除此之外,尚有许多艺人因其表演技艺超群,群众送给他们带有炫耀和夸赞意味的艺名,如:詹东亭艺名“盖九江”;管应鹏艺名“万人谜”;刘传昌艺名“盖三江”;李金珠艺名“金边小油壶”,言下之意,非常吃香;张学义艺名“豌豆花”;冯金辉艺名“白菜心”;汤敬艺名“白牡丹”;陈永兰艺名“一汪水”。
在花鼓灯流行地区,艺人们诙谐俚趣的艺名,不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些灯谜们还把老艺人的艺名编成顺口溜,以赞誉他们的艺术成就。如颖上的“黄奶子,白穗子,掉把油锤蒋对子”,指的是黄华山、白玉山、吴玉勤、蒋茂先4位老艺人。凤台的“张大魁子李小友,田小银子崔小狗”,指的是张希兰、李小友、田振起、崔常富4位老艺人。有“冯小狮子崔小狗,丰萝卜跟在后头扭”,指的是冯金辉、崔常富、丰占文(艺名水萝卜)三位老艺人。另有三位患有眼疾的老艺人,他们是宋廷香、谢允新、营德行,三人都是颇负盛名的鼓架子,领伞和跟头都很出色,灯谜们戏谑地赞道:“三个瞎子,三只眼,翻着跟头打着伞”。
在淮南区域,大通区群众顺口溜道“黄毛的浪,大圈的唱,蒋治会的三节杠,李国才(艺名黑蛋)的舞腿羊脏”,黄毛是杨永禄的艺名,因幼小头发怆黄(土话黄毛丫头),男扮女装时,性别难辨,“大圈”号称二兰花,蒋治祥的艺名,蒋治会号称三兰花,艺名“三节扛”,他站在二鼓架肩上是第三层,李国才是鼓架子,特别他的舞腿(扫荡腿)如旋风,似急雨。(厉害的“羊脏”同淮南土话“羊熊”一样)。潘集区的武佩选,艺名“气死猴”,鼓架子舞起轻如燕舞艺吧灯灯,巧如猴。王考千艺名“一阵雾”,民间流传“看到一阵雾,猴子要上树”,每当王考千表演时,观众太多,那个急劲,猴子都要上树看。
虽然有些艺名显得较为俚俗,但它恰恰表现了沿淮群众对乡土艺术亲昵之情,热爱之深。
【作者简介】苏登芬,男,生于1957年8月,安徽省作协会员,潘集区作协副主席,发表约40万字,出版散文集《沿淮人家》。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