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获奖者,《华盛顿时报》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艺术家之一”,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的编导。这些都是沈伟的荣誉和经历,如果没有《舞蹈风暴》这个节目,大部分人都不会有机会静静欣赏沈伟清秀的颜、风度优雅的举止、精准独到的评论以及他对舞蹈的深刻思考。
从湖南湘阴到美国纽约
1968年蜜舞团 大安妮,沈伟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他的父亲是当地湘剧团的导演,父亲在沈伟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培养他的艺术天赋。9岁时,沈伟考进了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科,开始了为期6年的戏曲学习。正是这里的严格训练,为沈伟日后成为现代舞蹈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一次偶然机会,沈伟看到加拿大现代舞团的表演,新的舞蹈语汇、对身体语言、肌体关系的新的诠释使他深受震动。“我以前学戏曲学了那么多年,表演方式和服装,那些东西都很传统,规规矩矩的,但是当看到加拿大现代舞的舞者们在街上那么自由、自然的,光着脚就出来了,穿着睡衣睡裤,而它的运动方式那么柔美,既不是芭蕾舞也不是中国戏曲……”。这次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让他觉得现代舞和现代绘画的精神和理念很像。让他意识到原来表演艺术也可以变成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1994年,沈伟荣获中国全国现代舞比赛编舞及舞蹈表演第一名,取得“尼可斯•路易斯舞蹈实验室”的奖学金,由此开始了他的国际舞蹈生涯。虽然他在中国时学过欧洲绘画,但在纽约的生活仍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艺术和整个世界。在刚到纽约的那几年,他不错过任何一场音乐会,并参观了他能找到的每一间现代艺术画廊。
2000年,沈伟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作品《声希》就让整个西方舞蹈界为之惊叹。《声希》来自于老子的“大音希声”,在八大山人画作的衬托下,在僧侣吟诵的背景声里,满台的舞者褪去鲜活血肉的温度,在放慢到极致的身体节奏里,时间被稀释被消解。营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奇特梦境。《纽约时报》曾在当年发表评论说:“如果说当今舞蹈界还有可谈论的焦点,那就是沈伟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编舞家,其作品带来的无法抵挡的、令人惊讶的想象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提起沈伟,我们不得不把思绪回拨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沈伟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恢宏的“鸟巢”中央,一幅山水画卷缓缓展开,光影旋动中,身着黑衣的舞者优美而华丽的转身,在黄色如宣纸的画布上留下一道道墨痕,这就是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出场的第一个节目现代舞《画卷》。
身着青衣的演员们用身体和现代舞的技法,在特制的巨大画布上完成一幅中国山水画。伴随宛转悠扬的古筝演奏旋律,他们时而长袖轻舞,时而扭动腰肢,那墨韵酣畅、洒脱写意的动作,不仅使“鸟巢”内的10万人沸腾了,而且也倾倒了全世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沈伟对艺术水准有一份固执的坚持。他在找一个新的肢体语言时曾经要求演员把已经练习多月的舞步全部抛弃并重新编排练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最终表演打动了所有人,也包括沈伟自己。
沈伟舞蹈艺术
2000年沈伟在纽约创办了“沈伟舞蹈艺术”,这是首个以华人命名,多数为西方成员的非盈利性质的舞蹈艺术团体。但在美国,特别是纽约做艺术,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纽约,任何艺术家的生存都有危险性,因为那是全世界顶尖艺术家竞争的地方,只有那么几个场所。林肯中心艺术节,每年舞蹈类会请两个大的舞团,一个芭蕾舞,一个现代舞,另外再请一两个小团。沈伟的团队是唯一一个进去5次的,很多大团一次都没去过。纽约是全世界最好的做艺术的地方,对艺术家来说也挺残酷的。可能第一年是Top10,第二年就不知道被踢到哪里去了。
舞蹈世界未来的变化只会更快,竞争只会更激烈。沈伟说:“未来舞蹈的表现形式会更强。因为现代社会冷漠感很强,我们缺少肉体的接触,你可以看到很多歌剧院都开始做现代舞蹈的东西,很多纯古典芭蕾开始学现代芭蕾舞,因为现代舞是现代社会滋生出的产物,用身体来自由表现,而不是那种凝聚性的,固定性的或传统性的表现形式,当西方现代舞和东方的艺术语汇交融,这种运动是不受人内在控制的运动力,可以产生出不同的运动质感,是新的语言跟人类的沟通,那种感官会打开一种新的空间。”
结语
回到《舞蹈风暴》蜜舞团 大安妮,在节目里沈伟老师特别注重舞者的基本功,他能很容易察觉到舞者的每一个动作有没有到位,就连李响这样大神级的舞者,沈伟也指出他的力量没有一直延续到指尖,仍然有上升的空间。可以说,得到沈伟老师的那一杆,应该是这个节目里所有舞者们最想获得的肯定。优雅、严格又专业,这样的沈伟,谁能不喜欢呢?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