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大宁河漂流
图的都是快乐,舞的都是乐趣
有歌就有舞,歌用声音表达,舞用肢体展示。
从家乡到宝源山,小伙儿看了太多的舞蹈。
丫头的舞婀娜多姿,有纯洁,也有妖娆;爷爷的舞粗狂雄壮,有虔诚,也有肆意。
醉酒时,小伙感觉自己也在舞蹈,同样开始一个人在舞蹈,然后是一群人在舞蹈。
舞者中有丫头,也有妞儿,还有爷爷,还有众多死去和活着的盐背子。
巫,本舞也。
大宁河漂流
《说文解字》中说: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这就是说,巫是以“舞”来进行人神关系沟通的。《书经·伊训》中也有: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这一切都表明巫是通过跳舞或歌唱来达到“沟通人神”的目的。
所以说,巫师就是舞蹈家,上古时候的巫师以歌舞娱神,古代巫舞也成为我国乐舞的源头。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也是战场上的战法。“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学者认为,这里的“舞”实际指的就是巴人巫舞,这种戴虎面具的图腾舞,战场上有决胜的作用。
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
大宁河漂流
巫舞,即巫师在祭祀活动中的舞蹈九舞妖,杂以卜筮、巫词、咒语,以及歌舞等手段制造出神秘、灵验等气氛,从而达到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舞蹈,成为沟通的重要手段。
小伙儿学着爷爷的样子,向那些死去和活着的盐民们叩祭。
用舞蹈的方式,用先人的方式。
和苍天,和大地,和逝去的先人,和天赐的盐泉,进行最原始和纯粹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更是一种祭拜。
巫舞在上古时期多与求雨有关,凡求雨必呼巫来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对此多有记载。专门有一种求雨的舞叫“舞雩”,在《周礼·春官》的注疏中载:
若国大旱率巫而舞雩。
这种手执牛尾而舞之后,如果天不降雨,要把“巫”放在火里烧死,甲骨文有“烄”字,就是指焚巫。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
传说在神农氏时代,有一种祭祀叫“蜡祭”,是一种在年终举行的祈祝丰收、酬谢神祇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有神农氏、后稷、农夫神、井神、猫虎神、堤神、河道神、百谷神等与农事相关的神灵。蜡祭时,巫穿着黄衣黄冠唱祭歌,跳祭舞。举行蜡祭的这一天,成为农民休息娱乐的日子。巫穿着彩衣翩翩起舞,祭坛上摆放着琼花芳草、桂酒椒浆,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长剑,乐队五音合奏,拊鼓安歌。
大宁河漂流
汉代初年巫风仍然很盛,汉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曾令立灵星祠,祭祀灵星后来还被演变成为全国性祭祀活动。祭祀时跳灵星舞,舞者为童男16人,舞蹈动作是教民种田的劳动过程:除草、耕种、耘田、驱雀、舂簸等。汉代春旱求雨,祭共工,小儿舞8丈青龙;夏旱求雨,祭蚩尤,壮者舞7丈赤龙;秋旱求雨,祭少昊,鳏者舞9丈白龙;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老者舞6丈黑龙。
时间的发展,巫舞也在发展,逐渐分成了两种:一种是请神灵,一种是驱鬼妖。
请神灵的舞,编排出崇敬、礼貌等比较文雅的形式;驱鬼妖的舞,基本上保留着集体狩猎的粗放形式。这种区分也使舞蹈从本质上产生了分化和演变。人类的舞蹈也从这时候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道路,而不再是单纯的集体狩猎劳动。
但是,就巫舞的作用和本质来说,巫舞和现代舞蹈艺术的概念是不同的。巫舞,是和超自然的,无形的神灵进行通话的语言;现代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
源于古楚巫歌傩舞的祭祀歌舞,如今广泛流传于大宁河、堵河流域一带。一类是原始、古朴,无任何特别加工,这类多表现在“端工”“七姊妹”等祭祀之中;另一类保持一定原有风貌,且又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修饰,多表现在“灯舞”“莲霄”等民俗表演之中。
大宁河漂流
“端公”,从称谓上看,唐代的“侍御史”,被称为“台端”,又称“端公”。宋代把公差称为“端公”,亦称公职人员为“端公”。
散落在民间的巫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些天文地理,加之能施展法术,有一些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清楚的特异功能,能疏通人和神之间的意念,人们把他当作神的公差,所以也称为“端公”。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来完成的,翻身、旋地、穿梭,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配上千变万化的口诀,让人倍感神秘。
祭坛上的“端公”,身穿法衣,手摇铃铛,口中念诀,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
这“边舞边唱”中讲究颇多,运用的是“阴阳五行”“八怪图谱”“符水咒语”“祠神歌舞”为肢体步伐支撑,配以“师刀”“令牌”“枪、棍、剑”“牛角”“水碗”等道具。
端公舞还有文舞、武舞和手式之分的讲究,共同特点都与“唱、做、念、打”,与咒语、音乐结合,千姿百态,招招式式或模仿生活生产过程,或模仿飞禽走兽等自然现象,看似愚昧、俗气,但姿势的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力的强弱。
和“端公舞”同样流传的还有跳“七姊妹”,一种女巫师祭祀所跳的舞蹈。
表演“七姊妹”,讲究的是“有歌即舞”“无歌即停”“舞停人倒”。
其奥妙神秘无解。
端公舞,跳“七姊妹”,还跟传统的“五句子”歌结合起来,一场师承古巫祭歌形式的舞蹈就开始了。
外堂转进内堂来,
抛枪神灵下凡来。
好抛枪来好抛枪,
抛去长枪又短枪,
驱除邪恶保安康。
还是那首《抛枪歌》,让舞蹈加上了杂耍,屋内跳到屋外,无不表现的是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对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在传统巫舞之外,是更多在民众中传播的民俗舞蹈。
各种形式的民俗类舞蹈,有对传统巫舞精髓的继承,也有对盐道延伸所到之处各种地方舞蹈优点的吸纳,还有民间艺人们自己的创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舞蹈形式和内容和其他地方的舞蹈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特别亮点。
大宁河渔夫
龙舞,在盐道之上被分成了各种门类。
滚龙、火龙、看龙九舞妖,这三种形式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在宝源山盐泉的巫溪,还增加了板凳龙、草把龙、干龙船,前者有盐商们的豪华奢靡,后者有普通盐民的简朴乐趣。
狮舞,分为“天狮舞”和“地狮舞”。方桌之上,上蹦下跳,桌子重叠越多技艺越高,此称为“天狮”;广场上翻腾滚跳,或走或卧,或喜或怒,称为“地狮”。
最有地域特点的还有蚌舞。蚌舞算一种小舞剧,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蚌壳姑娘修炼成精,化身为美丽姑娘和年轻渔郎相遇,一见钟情,遇见土地公公从中作梗,二人合力展开斗争后终结连理,其造型优美,舞姿翩翩,诙谐明快。
还有彩船。
彩船为竹篾扎制的无底船,约四尺长、二尺宽,以纸或绸布裹缠并施以彩绘,悬挂彩旗。舞蹈者一人立于船内,双手提着彩船边走边唱边舞,内容大多为情歌小调,歌词可临场自编,风格欢快戏谑。舞者多为女性,也可男扮女装,老少均可,称为“车幺妹”。彩船前后左右一般各有一名伴舞,其中后面的伴舞多是男性,手执船桨扮成老艄公,配合表演,其扮相、动作多夸张滑稽,引人逗乐。彩船表演一般在元宵、中秋等节日狂欢游行中,与花灯、舞狮、高跷、莲霄等一起出现于街道、广场,自娱自乐。
还说一个“莲箫”,也有的地方称为“连厢”“连响儿”。用四五尺长的竹竿制作,竹竿上下镶嵌有数枚响铃(由两片铜钱或圆铁片穿在一起)。一般由十几位妇女排成队形,集体手执“莲箫”,随节奏边唱边走,跳动中挥舞连厢敲打脚、腿、胯、肩、胳膊、手等部位,发出哗哗的清脆声响。
大宁河漂流
或广场、或院坝,山野之中,盐道之上,以舞为乐,以舞言情。
一个眼神,一个抬手,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情意的传达。
富裕人家讲究的是镶金挂银,富丽堂皇。
穷苦人家讲究的是朴素节约,俭省简单。
红色的头绳,红色的手绢,背后是灰色的盐道,白色的盐。
古铜色的唢呐被磨得能照出人影,一双大手裂开了岁月的口子,一代传一代,吹出的是生活的苦涩与欢快。
图的都是快乐,舞的都是乐趣。
踩高跷,踩的是步步升高。
划旱船,划的是一帆风顺。
春节观赏花灯,端午龙舟竞渡,中秋赏月摸秋。
巴山夜曲、哭嫁唱丧、舞狮玩龙、锣鼓唢呐,盐之外的丰富多彩,还有万千。
来自《巫盐天下》之《庚:盐语珠玑(五)》
- 未完待续 -
- 《巫盐天下》 其书 -
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宝源山至今仍保存着全国唯一一孔尚在流淌的上古时期地面盐泉。巫盐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古庸文化、古巴文化的发展,盐道文明促进了巫文化、巴文化、楚文化、秦文化、庸文化的交合融汇,形成了一条影响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沉积带。
长篇文化散文《巫盐天下》首次提出“‘巫盐古道’为横亘在中国版图腹心地带,连接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文明大通道”概念,以散文的笔触,对盐道文明进行全面总结、阐述,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上下五千年盐业文明的辉煌史诗。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