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沐浴在阳光下的高陵区萦绕着浓浓的年味儿,在昭慧广场,锣鼓喧天,中幡飞舞,人头攒动。一支支衣着喜庆的队伍在围观人群簇拥下,一路巡游。桑家龙灯、坡吉旱船以及秧歌、大头娃、锣鼓等各色民俗精粹、非遗展演轮番上演,让广大游客品味高陵年俗魅力,搜寻记忆里的乡愁,让“非遗”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光芒。
“从小就给孙子讲我们小时候看‘耍龙灯’的故事,这不,孙子一早就吵着过年要看‘耍龙灯’,传统文化习俗不能忘!”家住鸿禧花园的陈大爷,带着孙子午饭都没吃就赶过来看龙灯。据载,桑家龙灯为明龙,头大、嘴大,表演程式于明末从黄陵引进,有打四门、龙绕树、龙打滚、卷油心、龙脱壳、龙点头等表演流程,桑家村祖辈人不但会舞龙而且会亲手制作龙。表演时,将蜡烛点燃插在龙身,舞动时通体明亮,腾挪跳跃,左右穿梭,配之以龙灯鼓乐,更显紧张活泼,令人赏心悦目。只见现场一条条“彩龙”时而旋舞飞腾、时而柔静盘曲,突然,一条气势磅礴的“长龙”当空“飞舞盘旋”、“扶摇直上”,威武的鼓点、振奋的节奏、欢腾的舞姿龙舞音乐制作网,让在场观众大饱眼福;又一瞬间,锣越击越紧、鼓越敲越密、龙越舞越险,一连串高难度动作,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喝彩声不断……做龙灯,舞龙灯,看龙灯,闹龙灯,是民俗,是文化,是敬仰,更是传承。
这时候,广场另一头,坡吉旱船、扭秧歌、大头娃表演也颇具匠心。58岁的程照飞老人扮演的艄公表情自然、动作到位,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喝彩。不到一小时的节目表演,让老汉大汗淋漓,他笑着说,“跑旱船,既体现了传统又娱乐了大众,高兴得很!”他们时而顺利划船,时而又遇惊涛骇浪龙舞音乐制作网,加上诙谐风趣的旱船调,表演场面妙趣横生。在旱船队伍内,还有几名“小演员”,他们跟随着欢快、质朴的音乐节奏,时起时伏,犹如在水上行船,随着“波浪”旋转、颠簸。(郭静)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