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最新热舞资源

会东县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传承文化基因舞出精彩

每当夜幕降临,会东县城里、乡村中的广场上总会传来阵阵笛声。伴随着笛声,人们翩翩起舞,舞姿粗犷、豪放。舞蹈基本的动作是用力向下跺脚、踏脚,主力腿稍屈舞出精彩 文文,每动必蹢。当地人把这源于傈僳族的舞称“姑遮”,即蹢脚舞,又叫做嘎且且撒勒舞。

黄剑|摄

h精彩gl文_舞儿dota精彩集锦_舞出精彩 文文

傈僳族人最早分布于川、滇、藏交界的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广阔地带,会东县傈僳族是其中一支。

会东傈僳族人自称“傈坡”,大都由古蒙化(今云南巍山)起祖,古时,云南匪患猖獗。土匪常常以盐换钱、换物的方式对傈僳族民众进行强取豪夺,使得他们不堪盘剥,于清朝中叶由云南武定、姚安等地迁徙到今四川省会东县境内的金沙江下游西岸的峡谷地带。

傈僳族人在迁徒的过程中,形成了白天狩猎、夜晚围火烧食的习俗,每每得到猎物便欢呼雀跃,舞蹈动律由此而来,后来形成自娱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仅从迁徒至会东的时间来说,嘎且且撒勒舞也流传了两百多年。

h精彩gl文_舞儿dota精彩集锦_舞出精彩 文文

邓中元|摄

舞儿dota精彩集锦_h精彩gl文_舞出精彩 文文

迁徙到会东县两百多年来,会东傈僳族再未进行过大规模人口流动,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这就使得嘎且且撒勒舞得到最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会东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至今保存了48种脚式,远多于其他地方,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在会东流传于嘎吉镇的麻栗坪村、花家村,乌东德镇的东村村等地。会东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是研究傈僳族社会文化史、思想史、音乐舞蹈史、美学史宝贵的“活化石”。

会东县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伴随着傈僳族先民从采集到渔猎再到农耕稻作为食的漫漫长河中生产、发展、传承。因其保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成为傈僳族传统舞蹈的优秀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圆圈为形,逆时旋转为向,众人蹢脚为乐”。该舞种脚式变化丰富,舞风粗犷,大多刚健有力,间杂有少数舒缓的舞步作为调节和过度。

会东县傈僳族群众喜爱嘎且且撒勒舞,多在婚嫁、节日和秋后丰收时跳蹢脚舞,民间有“谷子黄舞出精彩 文文,傈僳狂”的民谚。

舞儿dota精彩集锦_h精彩gl文_舞出精彩 文文

舞儿dota精彩集锦_h精彩gl文_舞出精彩 文文

邓中元|摄

嘎且且撒勒舞其基本动作有:曲膝、拧身、两手上下前后甩动、用力蹬脚、翘脚、前后合脚等。傈僳人受大自然的启迪,摹仿毛羊抵角而创作出“毛羊攒头”,摹仿斑鸠喝水而创作出“憨斑吃水”等鸟兽舞蹈,极其生动形象;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如“货郎脚”“歇气脚”“穿花脚”“老人脚”“姑娘脚”“凉山脚”“云南脚”等,都带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有的舞蹈动作,如“苍蝇搓脚”等又是直接继承于宗教祭祀性舞蹈。

蹢脚起舞时,通常用一支竹笛为舞者伴奏,吹笛者实为脚式变化的指挥者,舞者随笛子曲调的变化而改变脚式。音乐短小明快、节奏感强烈,常随舞蹈的不断重复而反复吹奏。

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发展,文化内涵得到不断丰富,成为反映傈僳族民众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生产生活观、审美观的一种代表性的精神文化范式。经过千百年的凝练,它以其深刻的教育性、娱乐性、艺术性,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便于大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不同区域广泛认可。

(王德婧 岳显华)

0
分享到:

点击下载热舞资源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