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最新热舞资源

“铜梁龙舞”在传承创新中舞出新天地

渝西腹地的重庆市铜梁区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龙灯龙舞文化艺术之乡”。铜梁龙舞始于隋唐,盛于明清,誉于当今。千百年来,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结下了不解之缘,新春耍龙灯拜年,天旱舞黄荆龙求雨,端午赛龙舟祭江,金秋舞稻草龙庆丰,岁末舞火龙除秽,古往今来,相沿成习,不仅形成了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盛会,也孕育了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它历经岁月淬炼,在传承与发展中享誉世界,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铜梁区文化馆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优秀的舞龙和扎龙艺人,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塑造了铜梁龙舞艺术的一个个传奇。

舞出新姿,获誉无数

2022年3月,由重庆市铜梁区文化馆组织创编并参演的《铜梁焰火龙》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舞龙类作品“山花奖”。该舞蹈融合了多个铜梁龙舞品种的精华以及川剧绝活:请龙仪式上,运用了川剧变脸、吐火、火把舞等绝活;舞龙套路上,主要运用了《二龙戏珠》的“龙出宫”“慢舞龙”“快舞龙”“连环套”“二龙出水”“单侧舞龙”“二龙交会”“龙舞四门”“塔盘造型”等;难度动作主要运用了《竞技龙》的“摇船舞龙”“四回头舞龙”“站腿蹬肩舞龙”“站肩舞龙”等;音乐风格为川剧吹打加交响合成;道具基本依《火龙》规制,龙头龙身设冷焰火、烟雾、LED照明等装置,龙口新增明火喷吐装置。舞蹈运用火把、冷焰火、人吐火、龙吐火等场景,人龙共同演绎“火”的艺术,极具民俗性和观赏性。舞蹈突破了传统火龙只能在夜间表演和安保难度大等限制,突破了大龙演出成本较高和不便在舞台表演的限制,也突破了竞技龙单条表演的模式,因而广受欢迎。

2022年,《铜梁焰火龙》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9年,男子群舞《龙把子》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八届“群星奖”

据铜梁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要,铜梁的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铜梁龙舞民俗元素与舞台元素的融合龙舞音乐制作网,使得传统的龙舞节目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比如《竹海惊龙》《荷塘醒龙》《龙凤呈祥》《丰收稻草龙》《龙·笼笼》《龙珠舞》等龙舞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优秀节目奖;先后打造了《龙乡放歌》和《中华第一龙舞》《追梦铜梁龙》三台龙舞主题晚会,赋予了民俗舞蹈的生机与活力,让观众耳目一新。2019年,铜梁创编的男子群舞《龙把子》,彻底摆脱了有形的龙舞道具,用演员的队形和肢体语言完美演绎了铜梁龙舞的经典动作套路,一举夺得第十八届“群星奖”,塑造了铜梁龙舞艺术新的里程碑。

铜梁龙舞曾多次参国内外展演和庆典活动,诸如国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重大庆典活动,还曾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受邀奔赴我国宝岛台湾参加了3届“龙耀宝岛”中华铜梁火龙展演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一代代铜梁龙舞工作者的守正创新。30多年来,铜梁龙舞在道具、舞技、音乐和舞艺的不断创新,始终保持着全球领先的艺术水准,历久而弥新。

比如铜梁龙舞经典作品《二龙戏珠》的套路,1980年以前仅有“之字拐”“8字花”“两边倒”等简单的街头游乐动作,而到1988年时创编了“三环套”“龙摆尾”“舞天花”“双起塔”等新套路,1991年又增加了“双龙出水”“双连环套”“如意穿梭”等套路,1994年至1997年在技巧性的套路上有了明显突破,增加了“侧身翻”“悬空翻”“腾身穿尾”等;1999年则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多人组合技巧,出现了“挂腰”“悬背”“磨盘转”“绕身转”“青龙绞柱”“飞龙追珠”等高难度动作套路。至此,“铜梁大龙”的50多个动作套路丰富多彩,环环紧扣,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先后夺得“群星奖”“山花奖”“中国秧歌节最佳表演奖”等一系列国家级大奖。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铜梁大龙《二龙戏珠》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表演

坚守传承,赋能新生

作为“铜梁龙舞”的保护单位,铜梁区文化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觉把保护弘扬铜梁龙灯文化艺术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对铜梁龙灯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研究、创作、展示、传播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铜梁县文化馆便编写了《铜梁龙灯》,梳理了铜梁龙舞道具的造型和制作规范。在造型理念上,博采南北龙具扎制技艺之长,龙头改蛇头、鳄鱼头等为狮头,面容改“哭龙”为“笑龙”,龙身改扁平为圆润的蠕龙,扎美,扎活,扎出了灵气龙舞音乐制作网,神态端庄威严又不失其亲和力。在扎制技艺上,采取了真丝裱皮、复色描金、金片点睛、口中含宝、云水合牌等20余项改进措施,有铜梁龙显得色彩鲜艳,生动逼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时至今日,铜梁的艺术家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在道具的直径、色彩、用材上一直力求更加完美。

近年来,铜梁区文化馆发掘整理恢复了龙灯品种20余个;组织公布龙灯类区级非遗名录28项,申报列入市级非遗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组织公布龙灯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2名,推荐获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建成龙灯类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个、非遗传习所3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非遗扶贫工坊1个;作为主力全程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灯龙舞)之乡”和中国民协“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的创建工作;建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铜梁龙灯彩扎基地”,由此助推了4个村级龙灯彩扎基地的建立;组织创编了一大批优秀龙灯舞蹈作品参加各种展演赛活动200余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次,国家级奖项20余次;组织召开龙灯文化研讨会10余次,收集整理龙灯文化学术性文章8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5部;常年组织开展龙舞和龙灯彩扎骨干培训,推进龙灯艺术进校园、进镇街、进村社、进景区、进广场和出铜梁、出重庆、出中国,其中“龙舞进校园”被评选为2020年度“全国非遗进校园‘十佳’案例”;常年指导龙灯企业守正创新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全程主力参与编写“铜梁龙舞规范”和“铜梁龙舞道具制作规范”被公布为重庆市地方标准;组织铜梁龙灯赴土耳其、科威特、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20余个国家开展了文化交流。

下一步,铜梁区文化馆还将在把铜梁建成全球“龙文化理论研究中心”“龙文化艺术品制造中心”“龙文化产业集聚地”和“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宏伟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云中子

0
分享到:

点击下载热舞资源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