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不才,寒窗苦读数十年也未曾金榜题名,无奈之下只得跟随家乡叔叔伯伯的脚步,为人作幕成为了一名师爷。
提起师爷,是不是您脑海中就闪现出"天空飘来几个字","那就是——绍兴师爷"?
没错,我们就是前有《雍正王朝》里的辅佐雍正帝的邬思道,后有《绍兴师爷》里陈道明所饰演的方敬斋,中间呢,有我这种沧海一粟中的一名小小的衙门师爷。
说起我们绍兴师爷,真可谓是无人不知啊,更有"横行天下三百年,江湖庙堂理指问。"
一:师爷的前世今生
师爷,是明清两朝地方官吏聘请的帮助官吏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各种日常事务的辅佐人员的俗称。
当然,之前的历史上也有这一类人的存在,只不过不称为师爷舞天团,大多叫做幕僚、门客一类。
据其历史,那得从三千多年说起,所以我们今天探讨的只是师爷这个行业称呼。
其实,师爷一词在史书上不并多见,具体记载也不甚详多。
但是在清代作品中多有描写,比如《儒林外史》中的牛布衣,《官场现形记》里的何顺……都能从侧面看出我们的影响力。
我们无官无职,却地位不低,虽然与东家是雇佣关系,但他们也会以宾主相待,尊称我们一声"先生"。
我们师爷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当的,大多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考取科举无望的读书人。
称职的标准师爷,不但要具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知朝堂、右知百姓的知识储备,还要有思东家之所思,想东家之所想、办东家之不能办的觉悟与能力。
当然,以我现在的资历,距离称职的师爷还有一段距离。
我们师爷这一行业称呼始于明而盛于清,尤其是到康乾年间,发扬光大,尤其是我们绍兴师爷,正式成为了一个以地域性命名和以专业性著称的超级师爷第一天团。
当时,清朝正处于外要平定边疆叛乱,内要发展生产,充盈国库,使百姓安居乐业,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就想到了启用汉臣,从而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进入衙门。
这么好的时机,自然不能放过。
凭借我们自身的优秀条件,渊博的知识,机敏的才智,能言善辩,开始在各级衙门得到重用,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往往寥寥数笔就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
在晚晴时期,我们天团的队员从效忠于中央集权到大多效力于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代表的封疆大吏之下。
几经沉浮,随着清政府的没落,洋务运动的兴起,我们也逐渐衰落,最终没于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
虽然只出道了短短300多年,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转瞬即逝,但是却很具有代表意义,扬名海内外,是我国封建体制下阶级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们虽不身居朝野,却与各级行政官吏、乡绅等多个群体关系密切,辅助他们并与之共同操控着封建阶级的政治、经济、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封建专制统治的进程我们也填了不少砖瓦!
二:师爷为何以绍兴居首?
既然名为绍兴师爷,当然是从数量来说以绍兴人居首。
曾经有记载,意思就是说没有我们绍兴师爷在的衙门那都不不能叫之为衙门。
厉害不厉害?
我们以出道最早,人数最多,名气最大而著称,我们伴随着明清,以清朝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开创、繁荣,直至没落。
据我著名师爷前辈汪辉祖的记载,"一州县之中可有师爷数十人"。
以此来计算的话,如果我们要是搞一个全国大联欢,那就得以万人记起。人数如此众多,自然引人注意,更是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不知道哪件事触动了雍正帝,曾在1723年下了一纸诏书,明令不许专用绍兴人。
瞧瞧,这是多严重的警告。不过好在下完就拉倒了,雍正帝也没有追究下午,也就没有兴起多大的风浪来,要不然我们可就受到致命的打压了,哪还有我们今后的辉煌?
那么,说到这,可能有人疑问就来了。
为什么绍兴特产师爷?或者说为什么我们绍兴的师爷这么招人待见?我沉思了一下,除了我们自身条件优秀,博古通今,优秀到让人不忍拒绝外,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四点。
①:我们家乡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
通俗点说也就是饭不够吃。
绍兴其实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富庶,什么女儿红啊天天喝,那都是没有的事,都是杜撰出来的。
虽然曾经我们号称"鱼米之乡",但是由于我们的祖辈历经了"永嘉之乱""安史之乱"中原百姓的大规模南迁,渐渐地人口数量急剧增多,而田地是有限的舞天团,日积月累矛盾就不断加剧。
到了这个时候,人地之矛盾达到了极限的地步。
吃不上饭的我的祖辈们开始积极动脑想出路,除了田地劳作以外还能做什么。
俗话说穷则思变,我们开始入仕、经商、教书,哪里能生存我们就去哪里。
②:科举实在太难了
从科举考试出现的那一天起,读书人都是挤破头想求得功名,以获个一官半职。
我也不例外。
曾经我的梦想是也是入仕为官,上报效朝廷,下孝顺父母,但是科举考试的竞争实在太过于激烈,尤其我又是来自以人多出名的绍兴,中举的难度等同于你们现代山东、河北的考生想考北大那么难。
几次名落孙山之后,我的志气也日渐消磨,既然功名无望,算了,还是听我叔伯的话,随他当一名师爷吧。
③:社会风气、亲族认同促成
绍兴,以"俗尚风流"而又"多翰墨之士"著称,无论市井乡间,我们亲族多好学笃志,上至士大夫下至蓬户,都以不出口成章为耻、不以诗书斥子为愧。
所以说,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
以进士来说吧,我们明朝时期出了560名进士,清朝时更达744名之多。
我们绍兴人是很讲究亲族关系的,这些优秀人士自然带动着一大批亲族好友共同进步。
除了老乡之间互相提携外,我们还会他乡聚会互相切磋进步。
比如最最著名的"绍兴会馆",还曾专门举办幕学训练班,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师爷。
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绍兴师爷群体。
别说这些是"裙带关系",现在也是讲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是?更何况在他乡遇故知,还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呢!
④:时势需要
用你们现代话来说,师爷我就是一块砖,后面是什么,你们都知道。
那些佼佼者们辛辛苦苦中了进士做了官,作诗作学问他们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人有所短不是,总有他们不擅长的。那些他们不擅长的,就要靠我们这些鬼点子多,不,是心思敏捷、处事能力强的师爷出手摆平了。
而且,明清两朝,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渐多,尤其是清末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朝局长期动荡不安。
特殊的历史环境促成各方不断周旋,各级官吏越来越需要我们这些多才多艺的师爷来从中斡旋。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们绍兴师爷超级天团应运而生了。
三:历代天团成员的骄傲
我的偶像,被号称"明朝第一才人"的徐渭,便是早期典型的绍兴师爷代表人物。
他是嘉靖年间总督胡宗宪的师爷,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名士》中亦有相关的记载。
一次,胡总督得到一只白鹿,想要进献给朝廷,便令他为自己起草一个表文《上白鹿表》。
呈上后,明世宗阅很是满意,于是对胡宗宪更加宠幸。胡宗宪也进而对徐渭更加敬重。
胡宗宪知道徐渭看中了一处好房产,却没有钱够买,特意让他写了一篇《镇海楼记》并付给他二百多两的报酬。
而且除诗文外,徐渭还通晓军事,善奇计。
当时胡宗宪力擒徐海,诱捕王直时,徐渭均参与了谋划。可见胡宗宪对他的器重。
沈文奎,明末清初时期,带领着绍兴师爷崭露头角。23岁的时候只身北上,开始北漂生活,不料被八旗兵所俘,从善如流之下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清军献计献策。
慢慢地就入了皇太极的眼,受到器重,大事小情开始询问沈文奎的意见。顺治元年,被授予保定巡抚,次年,被派为漕运总督,还任过兵部尚书。后人为了赞颂他的德行,为其建祠名为沈公祠。
邬思道,我们公认的祖师爷。自幼饱读诗书,无奈跟我一样名落孙山,便四处奔走奔个前程。
在河南开封,受到了当时的河南巡抚田文镜的赏识便投入了其幕下。据传,有一次祖师爷问田文镜,"你是想当督抚呢,还是就当一名巡抚就知足了?
"田文镜说,"当然想当督抚。
"祖师爷又说,"既然你想当督抚,那么你就听我的办一件事,不可以牵制、干扰我。
"田文镜又问:"你要做什么事?
"祖师爷才说,"我将为您起草一份奏折,您不能看,而是直接将奏折呈给皇上,您的大事就成了。不知道您是否相信我?
"田文镜知道他是可以信任的,便同意了。
于是祖师爷便拟了一份奏折,署名田文镜呈上。
这是一份弹劾奏折,弹劾皇帝的娘舅,当朝大学士隆科多。
隆科多居功自傲,经常做出违法乱纪之事,文武百官都知道,但是忌惮他的权势竟无一人敢弹劾。
皇上自己也当然都知道,但是苦于没有由头无从下手。这份弹劾正中皇上心思,交由六部查办,治了隆科多的罪。
田文镜自然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
祖师爷也因精确预测朝中局势,合理揣测皇上心思名扬天下。徐珂所著的《清稗类钞》中曾有记录,雍正帝曾经在田文镜的请安折子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可见我祖师爷在朝堂中的地位。
当然,我们绍兴师爷的兴起不单单只是因为个别出名的师爷促成的,而还是靠着我们这些最广大的、最普通的师爷们,我们为了生计选此职业,也为官僚的"置幕佐官"和"增幕制吏"所需,旨因我们了解民生之苦,也了解官僚之度。
所以最终,这是我们骨子里抹不去的烙印,也是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我们或浓墨重彩或蜻蜓点水的一笔。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