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田发英,女,1952年12月出生,家住四褐山街道曹姑社区褐山花苑1幢1单元602室。
事迹简介:一位本应平凡的的退休工人,却因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对舞蹈的热爱,十年来,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志愿领舞,义务教广场舞舞出精彩人生。树立起一个广大居民拥护和热爱的“田老师”的形象。2012年被选为鸠江区第六届政协委员。2013年被选为芜湖市首届“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等。
正文:
上个世纪末,从工作了几十年的国企退了下来。耐不住枯燥的退休生活,不甘无所作为的平凡度过舞出精彩,如何让退休生活变得充实,是田发英当时常常思考的问题。最终,她被全民健身的浪潮和舞蹈的魅力所吸引。
全民健身,义务教学
投身全民健身行列是田发英无怨无悔的选择,在广场舞还不盛行的时候,人员的不稳定和舞蹈技能上的匮乏都一度成为她的难题。田发英原来的文化底子就不厚,为了学好舞蹈、教居民跳好舞蹈,她自掏腰包购买专业书籍和舞蹈碟片模仿、自学,还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习电脑,从互联网下载各种健身操和群艺舞蹈节目加以改制、编撰,没有教练、师长,田发英就带着居民互帮互学。
自2005年褐山花苑志愿服务广场建成以来,田发英坚持每天晨练、晚练期间都在广场志愿领舞,一方面意在全民健身强健居民体魄,另一方面做了活宣传,为后期自己组建舞蹈队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田老师健身的居民越来越多,很快她就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舞蹈队,队伍的人员也逐渐庞大了起来,队伍的水平自然也要有所提升。田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除了区、街道组织的外出学习她自己还通过去院校、专业队伍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水平,现今已是鸠江区老年大学的领队老师。然后和姐妹们共同学习,从而逐步提高团队的艺术水平。渐渐的田老师把一个起初由退休妇女组成的“广场舞”队伍改造成了群艺群体团队,从起初的单纯的舞蹈健身发展成有专业服装、道具和音响设备的专业舞蹈队。而这些大部分都是由田老师自己出资筹备的。
田老师舞蹈队的姐妹们都是社会上的平凡妇女,而通过努力又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从木兰拳、腰鼓队开始,引申到健身操、健身球,再逐渐发展到民族舞蹈。最初的五年田老师还在老年大学担任舞蹈班老师,主教舞蹈和健身操。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街道及社区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田老师从百余名妇女中挑选出一批“文艺骨干”,组建了“映山红”舞蹈队,自行编排多种歌舞节目,参加市、区、街乃至省里的群艺文体比赛和表演。
关心队员,带病指导排练
而将上述“文艺骨干”培养成群艺人才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她们在原先的生活里程中没有积累多少“艺术功底”,一招一式的排练要耗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庭妇女的家务事事无巨细,往往为了编排和赶制一套节目她们经常延误了家事。外出演出或比赛,交通不便自行克服,部分群艺骨干还有在职,下班后打的赶场的事也屡见不鲜,她们无怨无悔,家人都给以谅解和支持。2008年全市秧歌比赛,田老师由于带大家训练,每天骑自行车来回奔波,临比赛前两天不小心遭遇车祸,医生嘱咐一定要静养一个星期,她当时真的很急,为了不影响比赛,她给来探病的姐妹们下了命令,任何人不许上她家,他们当前最大的任务继续训练参赛。虽然不能训练了,但每天都在在家手机摇控指挥团队姐妹们,参赛那天田老师不能到场,心如猫抓,上午十点半手机响了,全体队员同时呼喊,田老师,我们队第一名,全市冠军。当时我真的好感动。真的好感谢我们队员在我不在时的出色表现。当时芜湖市是四县四区共二十几个参赛队。能拿下金奖真的不容易。
田老师的群艺团队还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相亲相爱,有人住院必前往慰问,家有病人则帮忙看护,谁家有烦心事有人劝慰,组织短途旅游和生日聚会也属经常。
走出社区,赛出水平
田老师的群艺团队在多项赛事和演出中获得佳绩,曾获省木兰拳比赛三等奖一次,市级木兰拳、木兰扇比赛集体一等奖二次,个人木兰拳一等奖一次,2008年市级秧歌比赛第一名,2011年市级秧歌比赛第二名,2011年广场舞大赛第一名。2012年市妇联绿色家园舞蹈展演第一名。鸠江区木兰扇集体一等奖一次,秧歌比赛集体一等奖一次,腰鼓比赛集体一等奖二次,另获马鞍山民歌比赛三等奖。
十几年来,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不记得失,一心为了领舞。凭着勤奋苦学和不懈努力舞出精彩,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早、晚在社区志愿服务广场领舞,也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群艺团队,她自己也得到提高。先后获得市级木兰拳一级教练,国家木兰拳二级裁判职称,省级群体一级指导员、优秀指导员及全国“最受喜爱的群体优秀辅导员”等称号,暨担任芜湖市健身艺术团副团长,还获得“芜湖市优秀志愿者”嘉奖。(梁慧静)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