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吴观球指导学生排练。
“扎马步、学手势、练步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深职院”)18名小伙子练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头角鱼灯舞,并且已在一些场合表演,他们得到的是鱼灯舞传承人吴观球老人的亲身指导。据介绍,“非遗”走进大学校园,这在深圳尚属首次。而“非遗”进入校园,目前在深圳已不是新鲜事情。有专家表示,“非遗”进校园,很关键的是如何培养年轻人的兴趣点。
志愿者和“非遗”结缘
“沙头角鱼灯舞与学校结缘也是一个偶然。”据深职院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卓梅介绍,学院的学生当时只是去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接受爱国教育的,而该博物馆也是一个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当时带队的王莹老师从2003年开始就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定与保护工作,并主持和参加了一些与“非遗”校园传承相关的研究课题,因此关注到了沙头角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等文化遗产虽然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面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窘境。”李卓梅说,鱼灯舞之前是代代相传的,但因为现在孩子往往都是独生子女,而以前会鱼灯舞的一些村民很多都移居香港,所以面临在传承上后继乏人的问题,“我小时候在广东过春节都有舞龙舞狮,我2009年去新加坡也看到这些表演,而这些在深圳本土却缺失。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为什么自己身边的这些文化没人关注,为什么不让大学生了解这些本土文化并进行传播?”
而从学校方面来看,该校一直很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大运会后还提出建设“志愿者之校”,将志愿者工作与文化育人结合,经济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我们也在寻找一个载体,希望将志愿者工作与文化更好的结合,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碰撞出‘非遗进校园的想法。”李卓梅说。
据悉,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和深职院经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商定先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沙头角鱼灯舞作为试点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如进行鱼灯舞传承辅导、鱼灯编扎培训、“非遗”文化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展览以及合作研究等。
今年3月,深职院经济学院与盐田区非遗保护办合作,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立了“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旨在通过师生的文化志愿活动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让年轻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活动参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随后两个月舞艺吧灯灯,在70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观球老人的亲自指导下,深职院学生开始了“沙头角鱼灯舞”学习、排练和表演。随后“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在深职院正式挂牌。
学生坦承学习传统技艺“志愿大于兴趣”
经济学院法律专业大一学生吴家俊、许俊斌等18个男生在今年3月份加入了“鱼灯舞”训练,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八九岁。每周三和周日,他们都要在吴观球老人的指导下进行2—3小时候的训练,在训练时他们彼此称呼对方手持的鱼的名称。“很辛苦,经常舞一遍全身就是汗了。表演鱼灯舞除了手上姿势要活灵活现外,两腿全程必须是半蹲式,马步功夫要扎实。台上表演5分钟舞艺吧灯灯,相当于打了一场40分钟的篮球赛。”吴家俊说,他告诉记者,他们平常训练除了要学习扎马步、手势、步伐等基本功外,此前对“鱼灯舞”几乎没多少了解的他们也得补充鱼灯舞、非遗等相关知识。
而说起自己的收获,吴家俊说团队的成员们更加团结了,也有同学打趣称,原来骑自行车很辛苦,自从练了鱼灯舞后,骑车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了。据介绍,吴观球先生还为这18名学生排练出5分钟的鱼灯舞蹈,该舞蹈多次在学校演出,并在6月9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上代表鱼灯舞项目表演。
“我现在每次演出想的是怎么出场,发挥个人技术,把鱼头弄得更威猛一些”、“我想的是怎么样舞得更漂亮、更帅一些”……队员们说道。他们是因为爱好这项传统技艺而选择学习的吗?对此,吴家俊表示,他们都是学院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当时选择学习,一方面是因为觉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应该尽份责任,另一方面跟指导老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完全说因为兴趣加入,也不太可能。”吴家俊表示,90后的学生主流是喜欢hip-hop、街舞等一些非常潮流和时尚的东西,“可这些都不是中国人的东西,外国的东西可能在形式上丰富多彩些,可我们的文化更注重内涵,能学到我们自己的东西,感觉很好。不能让传统文化断了,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它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吴家俊坦陈,对于鱼灯舞“志愿大于兴趣。”吴家俊和其他几位同学也表示,接下来还会继续训练,提升层次,让自己的“舞技”更加灵活。
培养年轻人“非遗”兴趣点很关键
记者了解到,2012年全国陆续开展“非遗保护进校园”的相关活动,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也提出“非遗进校园”的指导思想。据介绍,今年年初,松岗二小与松岗七星狮舞签订首个传承基地协议,狮舞技艺在校园中开始推广开来;坂田小学携手坂田麒麟舞,在校园中组建麒麟舞队,让孩子们亲身参与体验麒麟舞的魅力。
“在非遗进校园中,我们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兴趣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点很重要。”李卓梅说,她还补充说,非遗一般在形式、内容上比较固定,在传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也是他们所关注的,“比如鱼灯舞,可以做一些小的工艺品、纪念品、动画片吸引大家了解。如果是长效的话,可否让选修课承载文化知识的部分,让体育课承载舞蹈、动作的部分。”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认为,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独有精神面貌的活记忆。“非遗”保护,传承人是关键。传承人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因此要广泛开展传承活动,不断培养后继人才。他表示,近几年陆续有“非遗”项目进校园,不仅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还举办学术与理论研讨,更可以探索“非遗”进课堂,将相关理论知识编入教材,相关技艺直接进入文体艺术课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活态”传承。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提出,对于一些手工艺类的“物质”文化可以进驻博物馆,更要传承的是“活”的文化。可进行公共的教育,让大家了解深圳的本土文化,也要激发学生的相关素养,有选择地传承已有的文化剧本,并结合现代的意义进行新的创作,以创新的方式来演绎传统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秦序教授则强调保护“非遗”,需要文化的自觉性,要培养一种感情,一种对文化的感恩和敬畏,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才能更好地传承“非遗”的精髓。
深圳市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霄认为,“非遗”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关注,全方位开展。在青少年聚集的学校开展“非遗”保护的行动时,政府及相关单位要进行有效的推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帮助,通过活动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孙颖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周游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