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最新热舞资源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书记、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强国有我

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_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网盘

作者 |《中华儿女》记者 李菡丹

编辑 | 张惠清

天艺舞姿网盘_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_天艺舞姿

提到芭蕾,大家会想到什么?也许是璀璨灯光下优雅的舞姿,或是排练厅里轻盈的步伐,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芭蕾”才是上海芭蕾舞团演员练功的常态。

记者采访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艺术创作部主任吴虎生时,正是上海疫情严峻的时候,上海芭蕾舞团2022海派芭蕾演出季被按下暂停键,原定演出计划纷纷取消。芭蕾舞演员的舞台生涯是短暂的,每一次登台机会都十分宝贵,只有每天练功才能保持状态。现在,吴虎生每天早晨依旧6点准时起床,在家里阳台、客厅练功。

天艺舞姿网盘_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

吴虎生在上海市宣传系统团员青年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我们正青春 扬帆新征程”中进行演讲,并重现“口罩芭蕾”

谈及抗疫中的青年,身为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书记、上海芭蕾舞团团总支书记,吴虎生说:“一名团员就是一面旗帜,近一个月来,上芭的很多团员青年投身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有的甚至每天连续工作7个小时以上。4月12日起,因防护服得到补给,上芭团总支的志愿者队伍扩充到每天两人。团员青年们争先报名,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持续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积极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

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

吴虎生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1996年,10岁的他以男生组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上海舞蹈学校,开启舞蹈生涯。“我是学校里最后一批公费生,7年后毕业包分配。考前,我学过半年芭蕾舞。父母当时主要想让我通过跳舞锻炼身体,培训班老师觉得我的身材比例很好,于是建议我去考上海舞蹈学校。”直到今天,他还清楚记得走进舞校遇到的第一关——软开度训练,“这对于刚开始练芭蕾的小孩来说,真的是太痛了,撕心裂肺的痛”。

每天除了业务课,还有练体能的素质课、学知识的文化课,从之前练练玩玩到严格训练,同学们都很不适应。而且大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加上练功的苦,很多人开始想家。“当时,打公用电话是2元钱一分钟,所以天艺舞姿,我们舍不得电话费,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只能自己慢慢学会独立,有空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吴虎生记得,有的同学上课前紧张得一直跑厕所,有的同学为了发泄情绪,把宿舍铁门踢坏了,甚至还有一名女同学沿着沪青平公路一路从青浦区走回上海市区。“我也曾和父母哭诉过,说不想练了,但那都是气话。我明白,既然选择走这条路,就不能后退。老师给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常常提醒我‘不要随波逐流’。”

10岁的吴虎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随波逐流”,只是听老师的话,不做浪费时间的事。他个子比较高,四肢修长,控制身体就会相对困难一点,爆发力不够,比其他同学更难练出成绩。既然常规训练量不足以达到标准,就只能自己下狠心、多用功。为做到更好,每天早晚自修时,吴虎生都是一个人练功。他微笑着说:“其实没有人盯着我必须那么做,偶尔偷懒一次也不会有人发现。但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上海冬天湿冷,每天6点起床练功需要很大勇气,我总是从被子里跳出来,因为一旦起床的动作慢了,就真不想起来了。”

渐渐地,吴虎生发现每天花的时间和精力比别人多,也许当下没有什么感觉,但一上舞台,区别就很明显。在舞校7年让他深深感受到,芭蕾是一门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的艺术,容不得丝毫懈怠。

留下来更好地体现价值

2003年,17岁的吴虎生加入上海芭蕾舞团,从《葛蓓利亚》群众演员跳起,一步一步站到舞台中央。修长、英俊、沉默寡言,无论舞台还是现实,他都像漫画里走出来的王子。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只要演员肯练,都能掌握芭蕾的所有动作要领,而气质是很难教出来的,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具备。”

2007年,吴虎生在美国获得第九届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组第一名,和依戈·尤斯科维奇评委会特别奖,伴随获奖证书而来的,还有一纸美国国家芭蕾舞剧院聘用邀约。吴虎生回忆,“我连看也没看,就把邀请函交给时任艺术总监的辛丽丽团长”。辛团长问他:“你喜欢纽约吗?”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上海,更喜欢中国。”半年后,美国国家芭蕾舞剧院再度发出邀请,他依旧婉言谢绝。

与许多赛事指定剧目不同,参加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前两周参赛选手先由美国编导亲授舞蹈,第三周才进入实质性比赛。评委考核的是基本功、应变与学习能力。

决赛在纽约林肯中心玫瑰剧院举行,19个国家48名选手围绕古典芭蕾舞剧《葛蓓莉娅》、《天鹅湖》,现代舞《嬉游曲》展开角逐。第一轮比赛后,2/3男选手出局。第二轮,吴虎生的中国同伴被淘汰。第三轮,吴虎生抽到第一个上场。行云流水的完美表现,让评委们毫不吝啬地亮出最高分。

“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吴虎生赢在规范,赢在气质。评委们都非常喜爱他,不仅因为他的舞台表现,更因为他们看到他的巨大潜力。”辛丽丽团长说。

天艺舞姿网盘_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

上海芭蕾舞团团员青年合照

拿到备受瞩目的国际大奖,没有顺势选择国外大团,反而留在国内,吴虎生的理由感性中带着理性,“我进团时条件不算最好,离开了集体,肯定拿不到大奖。拿了奖,为团里服务理所应当。那时候离开上芭,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内芭蕾舞迅猛发展,也让吴虎生看到了留下来的意义,“许多欧美一线演员和编导都对中国芭蕾、上海芭蕾充满兴趣。我留在国内,作为芭蕾使者,和世界有更多交流,更好体现舞者的价值”。同年,吴虎生荣获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青年组金奖;200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表演银奖。

吴虎生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我们有三分之一时间出国演出,而且大部分是我们团自己策划的专业商演,自己租场,自负盈亏,这是非常勇敢的事情。结果是盈利了,业界评论也很好。”

坚持住才有最后的胜利

2010年,24岁的吴虎生晋升为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第二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选表演银奖。辛丽丽团长这样评价他:“小虎是首席中最年轻的一位。时代赋予他很多机会和平台,小虎一直很乖,很用功,别的演员休息了,他还在加班练习。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很成熟的人,有使命感。派给他的任务,我很放心。”

2012年,德国著名舞蹈编导帕特里克·德·巴拉受邀为上海芭蕾舞团创排现代芭蕾舞剧《简·爱》。这位编导以高强度现代舞蹈风格闻名于世,他有句名言:“我要训练到三更半夜打你电话,你能立刻在电话边完成动作。”

扮演《简·爱》男主角罗彻斯特,吴虎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小说中的罗彻斯特中等身材、胸膛很宽、脸庞黝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有粉丝说,吴虎生是史上最年轻的罗彻斯特。他明白,年轻并不意味着优势,“作为演员,我习惯别人对我的质疑”。

为准备《简·爱》,吴虎生看过小说,也琢磨过电影,“不敢看太多,怕容易失去自己。真的上台跳了,每个瞬间都有微妙变化,哪怕同一场都不一样,每次对角色都有新发现”。

“对我来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折磨,《简·爱》都排在首位,吃苦最多,也带给我最多荣誉。”吴虎生说自己用10多年训练最完美的脚背、抬腿、大跳,一夜之间被《简·爱》颠覆,“古典芭蕾讲究挺拔、轻盈,现代芭蕾重心下沉,脚、后背、肌肉的开关都和以前练的不一样。每次排练,肢体要花好几天找到感觉”。

《简·爱》留给吴虎生的适应时间并不多,“只有两个月就要上台和观众见面,编导也着急。我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越痛苦,回声越大”。排练至三分之二,他才找到感觉。

多年后,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吴虎生都表示,非常感谢《简·爱》试探了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无数不眠之夜,无数身体与心理折磨,被他归结为简单一句话:“坚持住,才有最后的胜利。”

2013年,吴虎生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选表演金奖;2014年,荣获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年来,吴虎生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葛蓓莉娅》《仙女》《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芭蕾舞团版《睡美人》《茶花女》、现代芭蕾舞剧《简·爱》《长恨歌》、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闪闪的红星》《花样年华》《马可·波罗》《宝塔山》、上海大剧院版《胡桃夹子》中担任男主角,并表演过巴兰钦作品《小夜曲》《大华尔兹》、钢琴芭蕾《梦回上海》、芭蕾舞蹈诗《水》,以及现代芭蕾《斯特拉文斯基的舞者》《波莱罗》《妈妈的歌》等。他坦言,平时练得再好,上台后每场都会有遗憾,“芭蕾艺术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只给你一次机会,失败了再也无法弥补。我学会了接受不完美”。

2017年,作为一名编导,吴虎生第一次涉猎中型芭蕾作品创作,围绕成长主题创排《难说再见》。紧接着,他又陆续创排《荆棘》《惊蛰》《触不可及》《浮生一梦》等作品,在阐述个人情感基础上融入更多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和思考。《荆棘》重现他的女搭档范晓枫在跟腱断裂一年后,终于重新站上舞台的过程;《惊蛰》和《触不可及》的创排正值抗击新冠疫情特殊时期,他力图通过作品传递爱与希望的力量;《浮生一梦》则是一次对芭蕾和昆曲跨界合作的探索,他让更多人看到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巨大张力。他说:“我所要追求的,不仅是芭蕾技巧的纯熟和一己悲欢的抒发,更是记录时代、反映现实的作品。”

打造青年演员人才梯队

2014年,29岁的吴虎生成为一名兼职团干部,任上海芭蕾舞团团总支副书记。去年,他又担任上海芭蕾舞团团总支书记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书记。今年4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除认真开展共青团日常工作,吴虎生还带领团员青年打造具有艺术特色的青年活动。他深知,要将上海芭蕾舞团打造成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自己独特风格、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芭蕾舞团,就必须建设好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人才梯队。为进一步增强人才凝聚力,培养和留住青年人才,吴虎生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发起志愿芭蕾基训课,每周六与团里的年轻演员加练,不仅向他们传授在舞蹈技巧上的心得,也与他们分享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看着这些年轻演员,吴虎生感同身受,他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理解他们的压力有多大。他表示,“芭蕾是一门很‘残酷’的艺术,有时候只有把自己跳得精疲力尽,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效果。他们跳不好,我就陪他们一起练。有了情绪,我就是他们的心理医生。就如同曾经前辈带着我跳舞一样,如今的我也必须带着大家一起前行,做好他们的领头羊和定心丸。”

与此同时,吴虎生还邀请资深教员、演员和业界名师担任主讲,帮助青年演员,尤其是新晋演员提升业务能力,促进新老演员的互相学习,形成聚合效力,从而建设起一支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演员队伍。目前,志愿芭蕾基训课已开展10期,共有187人次参与。

通过与青年演员的合作排演,为他们创排作品、集训,带领他们参加各大芭蕾舞比赛,吴虎生助力提高上海芭蕾舞团整体演出水平和梯队建设。“看到一批95后、00后的年轻演员们带着我为他们创排的作品在国际赛事中逐渐崭露头角,我比以前自己获奖的时候更加开心。”吴虎生笑着说。

今年3月29日起,为助力上海防疫抗疫工作,丰富市民居家文化生活,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移师线上,积极推出“艺起前行线上演出周”。据统计,截至4月15日,线上演出周15场“云端芭蕾”,通过上海芭蕾舞团官方抖音号等网络平台吸引了超过800万观众收看,播放量突破3500万。

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_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网盘

新晋青年演员欢迎会

与此同时,上芭的青年演员在线下停演不停功天艺舞姿,积极参加“艺起前行”抖音主题活动,用镜头记录自己每天居家练功、创作、排练的日常,截至4月19日,共发布相关短视频52条。在吴虎生带领下,青年演员纷纷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融于艺术创作,用肢体语言向广大市民传递共克时艰的信心,用艺术独有方式传递爱与希望的力量。

舞台之外的艺术力量

2018年,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走进吴虎生的视线。他了解到,当时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大约有200个脑瘫儿童正在接受治疗,他们的日常训练大概包括四个部分:理疗、言语、运动和手功能训练,这些康复训练虽然有用,但相对枯燥。经过反复考量和多方沟通,在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上海芭蕾舞团携手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单位,共同创办全国首个脑瘫儿童芭蕾舞训练营。

吴虎生和年轻演员们一起,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芭蕾教程的基础上,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一套训练动作,希望在锻炼他们的肌肉功能、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的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多融入社会的能力和自信。

吴虎生坦言:“在成为志愿者之前,我也有过很多顾虑,他们会不会害怕陌生人?会不会听不懂指令?他们真的能完成这些动作吗?毕竟,对这些孩子来说,完成直立、行走等最基本的动作都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是跳舞。但当我第一次走进那间小小的教室,看到孩子们努力抬高的手臂和踮起的脚尖时,这些顾虑全都烟消云散了。”

有一次,吴虎生给一个孩子开胯的时候,听见这个孩子在小声地喊痛,但当他问孩子能不能再坚持十秒的时候,孩子又立刻点了点头。他深有感触地说:“每个孩子都在用实际行动不断告诉我,他们想做得更好,他们也有能力做得更好。他们的动作并不标准,可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才让这些动作显得格外动人。”

一次课程结束后,有个孩子拉着吴虎生合影,还招呼朋友一起。上海市残联康复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沈敏告诉他,因为参加芭蕾舞训练营,这些孩子已经显示出明显不同,手抬得更高了,腿分得更开了。更关键的是,他们更开朗,也更爱笑了。

吴虎生说,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每周一次的芭蕾课对这些孩子来说不仅是康复训练,更是他们与世界之间的桥梁。“他们以后可能还是要拄拐杖、坐轮椅,但是他们依旧可以去舞蹈,去歌唱,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青年演员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份子。

四年里,每周六都有志愿者前往医院为脑瘫儿童教授芭蕾,风雨无阻。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训练营也从未中断,而是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录制视频和拍摄照片的方式,督促孩子们每日练习并线上打卡。去年11月,随着训练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上海芭蕾舞团团总支成立志愿服务队,负责统筹管理这一项目,每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也从一人增至两人。截至目前,志愿服务队共有29人。

因为上海的成功实践,全国各地的康复中心都来取经,如何在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芭蕾的学术研究正在进行,能惠及的特殊儿童数量将成倍增长。吴虎生和志愿者们相信,艺术的力量不仅在舞台之上,更在生活之中,今后,一定会有更多脑瘫儿童能够接受到芭蕾的熏陶和治疗,并在自己的舞台上舞出精彩人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位芭蕾舞者的光荣,更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今年3月,上海高校陆续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或封闭管理。为全面助力上海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满足在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3月19日晚,在宣传系统青工委的统筹指导下,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团委联合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打造的“强国追梦·艺起前行——青年艺术家进复旦”系列活动在云端拉开帷幕。

天艺舞姿网盘_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

吴虎生舞蹈作品《荆棘》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成立于2005年,下辖上海大剧院、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6家单位。首场讲座《美的一课》邀请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带领演员带来基训展示与讲解,吴虎生带来经典版《天鹅湖》和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的观映导赏。活动最后,吴虎生还与复旦学子进行互动交流,并围绕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海派芭蕾的风格特点、高雅艺术大众化等话题进行探讨。活动全程在复旦大学官方哔哩哔哩平台进行同步直播,近6000人在线观看。

之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文化广场的青年艺术家们也纷纷带来精彩讲座和课程,用艺术的力量为处在准封闭管理的复旦学子们送上精神食粮。

无论是舞台上的“芭蕾王子”,还是团员青年的“指路人”,吴虎生始终不忘初心,用芭蕾语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与团员青年一起成长。他说:“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工作职责,不断推动基层团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协同提升,全面助力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事业发展、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做好新时代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2年第5期]

天艺舞姿_天艺舞姿网盘_天艺舞姿菲菲紧身裤

0
分享到:

点击下载热舞资源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