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表演古蔺花灯
前不久,古蔺县古蔺镇龙坪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民姚占楷欣喜地将“古蔺花灯传习所”的牌子挂上自家门前。自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有了大方规范的传习基地;花灯爱好者姚占楷,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姚占楷自豪地说,他从“祖祖(太爷爷)”那一辈,就开始跳花灯,他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日前,姚占楷接受了记者专访。
花灯的变革从“简单粗暴”到“精美高端”
回忆起与花灯相伴的日子,总有一些心酸的时刻,姚占楷一路见证着历史的变革,走到现在。“爷爷那一辈各类物资紧缺,花灯就是简单的灯具样式——铜碗+灯芯,想要再好看点,大不了就挂两块红布。另外,灯班队员也没有专门的服装,腰上随便扎块布料,就能上阵表演。”这是幼时的姚占楷,对古蔺花灯早早的记忆。
还有一段时间,花灯遭受质疑,传承者们为人诟病。“作为地方民俗文化,花灯唱词广泛来源于民间,有一些人则认为花灯的某些唱词太过粗俗,甚至夹杂着一些‘黄段子’,唱着、听着,让人感觉‘不三不四’。”姚占楷解释道。
到如今,古蔺花灯道具的制作物资,已经日趋丰富而精美;花灯的样式色彩,也更加多样而华丽。姚占楷也带头去粗取精,将花灯唱词重新改编,让它们听着顺耳、上得台面儿。“从定型到敷面,从作画到书法,从穿着到打扮,古蔺花灯都有严格的讲究。”姚占楷告诉记者,古蔺花灯从形状上分,一般为六方灯和八方灯;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植物形状的莲花灯、荷花灯,和动物形状的青蛙灯、鱼儿灯等,它们都需要用质料良好的皮纸精制。另外,在花灯道具上,一般还要有“古蔺花灯”、“囍”、“春、夏、秋、冬”等字样的书法标志。
身份的转换从“爱好者”到“专业老师”
7岁第一次接触古蔺花灯,12岁登台表演。如今,已经49岁的姚占楷,已经与古蔺花灯携手半生。花灯表演者主要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即“唐二”与“幺妹”,幺妹通常由男子扮演,另外还有一丑角,谓之“打岔老者”,在“耍灯”中穿插逗趣。姚占楷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幺妹”角色的“忠实粉丝”。
然而,到了姚占楷这里,他却变得更加全能。爷爷和父亲的“幺妹”技艺,在他这里得到传承,而“唐二”与“打岔老者”的表演艺术,他也是信手拈来。
记者了解到,出门跳花灯,就带着喜爱花灯艺术的儿子一起,是姚占楷的父亲授艺的主要方式。因此,姚占楷在学习花灯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接触并将各个表演角色的老师都拜了个遍,终于学到了这一身“舞艺”
如今,传习所内花灯展厅灯光璀璨,厅内藏存着的已有200年历史的狮灯文物和各式各样的花灯道具熠熠生辉。姚占楷常常捏着抹布,将保存“宝贝”的隔离玻璃擦得锃亮。传习所外的空地,也常常有灯班队紧张排练,姚占楷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忙碌身影……姚占楷说,目前,他正策划着将“花灯进校园”活动广泛铺开,到学校去,寻找更多的古蔺花灯传承人。自己的后半生,就想当好“专业老师”,守着“这盏灯”。
非遗的传承从定期闹花灯到常态化开展
古蔺花灯一般从年前开始“备灯”(组织队伍、准备乐器、服装、道具等),然后“择期”,从农历正月初二在首场表演的主家进行“起灯”仪式后,便开始走村串户舞艺吧灯灯,唱春灯,贺新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才“罢灯”。姚占楷介绍,灯班来到家中,跳花灯、说吉祥话,热闹非凡。同时,这也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近年来,经过传承与保护,古蔺花灯已成为民间文化的一支奇葩舞艺吧灯灯,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如今已不再受重要节气等时间限制,“闹花灯”更多的是常态化开展。因此,姚占楷的“姚家灯班”也忙了起来,谁家有点节庆节日或人生仪礼,都会请他们过去跳上几出,供自家人和前来道贺的群众共欢乐。
自2010年起,古蔺县财政每年都会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蔺花灯的传承、保护与宣传。同时,姚占楷作为古蔺花灯的优秀代表传承人,将按照要求开展传习活动,接受考核后享受专项补助。“2014年7月,古蔺花灯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姚占楷无比兴奋,表示将同自己的灯班队伍继续努力,做好“花灯之乡”的“守灯人”。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