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最新热舞资源

2 花鼓灯简介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地区:安徽编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Ⅲ-6 花鼓灯是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历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间就在民间极为盛行,是杰出的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不仅拥有潇洒奔放的舞蹈,而且还含有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和情趣盎然的小戏,因而受到当地人民和广大观众的深深喜爱。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至今仍在安徽沿淮中游的蚌埠、淮南、阜阳一带广为流行。 历史溯源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具有的宋代舞蹈文化印迹。仔细观察50年代花鼓灯的原始风貌,能较明显地体察出花鼓灯所反映出的宋代历史文化基因。比起许多原始功能遗存十分明显的舞种,花鼓灯更具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的特点;而比起某些更具市井文化气息的民间歌舞,它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

兴盛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灯简介 由于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其表演既有淮北人刚劲爽朗的性格,又有吴歌楚舞,柔媚的风韵,而且断承了宋代"乘肩小女"("站肩":扮女子站在另一演员肩上表演)的技艺,也是淮河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淮河儿女率真而又丰富的性格最生动、形象的写照,花鼓灯艺术以热烈似火、豪情奔放的旋律节奏,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表现手法,集歌舞、杂技、武术、戏曲、锣鼓、吹奏表演于一身,在舞蹈形式上属于歌舞相间、技艺性强的舞种。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以前演出,尤以庙会、春会为最盛。花鼓灯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广场举行;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后场小戏、锣鼓演奏四部分,主体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等部分;现花鼓灯的表演风格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颍上地区,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凤台地区着重人物情感刻画,动作细腻优美;怀远地区动作轻捷矫健,潇洒倜傥。 歌舞者,扮男的叫"鼓架子",动作粗犷有力,多跟头武技;扮女的叫"拉花"("兰花"或"腊花")用手帕、扇子和岔伞起舞,打着花鼓用来兴歌起舞。通常在农村的夜晚,花灯照耀着的广场上演出,歌声和鼓声像海浪一样飘荡,故叫"花鼓灯"。

舞蹈形式有"大花场"(或"大场")、"小花场"(或"小场")、"盘鼓": "大场"是"鼓架子"引"拉花"出场,接着舞岔伞,最后是变换队形的一种集体的情绪舞,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小场"多为两三人抢手帕、抢板凳等具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的双人舞或三人舞,主要表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情景,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舞,如《抢手巾》、《抢板凳》等,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引场并无固定的形式,或歌或舞,或边歌边舞,唱到双方情不自禁时就舞了起来,这种从歌到舞一条线连接的人物心理,层层转化的细致刻画,就是"引场"的过程。此舞的歌、舞相对独立且有联系,一般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在歌唱中,已孕育了人物的心理动态,在舞蹈中,自然就体现了那已赋有生命的人物形象,使舞蹈更加光彩和富有魅力。花鼓灯属于技巧性非常强的舞蹈。其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盘鼓"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

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后场小戏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有《四老爷坐独杆轿》、《推小车》、《小货郎》等。 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舞艺吧灯灯,特别是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灯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花鼓灯》舞蹈艺术的风格,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洒脱大方,诙谐幽默。这是淮河两岸人民纯朴、粗犷、开朗、乐观性格特征的表现。这种性格特征融汇贯穿于花鼓灯的音乐旋律、锣鼓节奏之中,表现在花鼓灯舞蹈的动律、速度、节奏、调度、身段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征和浓郁乡土气息。 花鼓灯的特点 花鼓灯的舞蹈是艺人们长期深入观察生活,运用"比、兴"的手法,充分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舞蹈语言。例如从鸟儿在枝头喃喃细语的形象中创作出的"凤凰三点头",有感于春风杨柳而创作的"凤摆柳"等,都是从生活现象中提供升华成为优美的舞蹈动作。

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花鼓灯有400多个语汇,50多种步伐,生动地记录了汉族人体文化发展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 花鼓灯舞蹈动作超常度高,而且常处于多变状态,其激烈复杂,表情达意的准确、细腻程序,迄今为此,尚无其他任何一种民族民间歌舞能之相比。花鼓灯锣鼓具有鲜明的特征,与舞蹈相配并具有很高的复杂度。在原形态的花鼓灯套路中,灯歌与舞蹈交替出现,也构成了花鼓灯的一大特色。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花鼓灯步伐显要动作的时间差大、复杂度高,其动作与动作相衔接时的瞬间舞姿也随之复杂多变。从而使花鼓灯与其它民族民间舞蹈表达群体的情感不同,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细腻表现各种情感的不同程序和不同强度的差别,能够系统、完整地刻划和表现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标志着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高度。 传承意义和现状 花鼓灯生动地记录了汉族人体文化发展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

花鼓灯舞蹈动作超常度高,而且常处于多变状态,其激烈复杂,表情达意的准确、细腻程序,迄今为此,尚无其他任何一种民族民间歌舞能之相比。花鼓灯锣鼓具有鲜明的特征,与舞蹈相配并具有很高的复杂度。在原形态的花鼓灯套路中,灯歌与舞蹈交替出现,也构成了花鼓灯的一大特色。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花鼓灯步伐显要动作的时间差大、复杂度高,其动作与动作相衔接时的瞬间舞姿也随之复杂多变。从而使花鼓灯与其它民族民间舞蹈表达群体的情感不同,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细腻表现各种情感的不同程序和不同强度的差别,能够系统、完整地刻划和表现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标志着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高度。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深入研究花鼓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文化生态、审美情趣、艺术和技术特点等,对研究中国汉民族民间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汉民族戏曲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地方戏曲艺术具有重大价值。 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原生形态的蚌埠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民间传承的机制有待重新建立,因此急需有效保护。 分类 ·1、花鼓灯·蚌埠花鼓灯

蚌埠花鼓灯

蚌埠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蚌埠市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2、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凤台花鼓灯

凤台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凤台县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凤台花鼓灯的产生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凤台花鼓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花鼓灯舞蹈动作内涵丰富,其中典型动作"三掉弯"(三道弯)强调腰部的扭动,是东方舞蹈的重要特征"S"型在花鼓灯中的充分体现。 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品种的根脉。淮剧、淮北花鼓戏、泗州戏、凤阳花鼓等都是由花鼓灯衍生而来的。凤台花鼓灯影响和丰富了淮河以北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目前原生态的凤台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急需有效保护和全力抢救。 ·3、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颍上县 颍上是花鼓灯的故乡。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舞艺吧灯灯,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颍上花鼓灯艺术热情、奔放、优美、细腻,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民间歌舞的特点。近年来多次应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近百年来颍上花鼓灯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在艺术形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佩金、黄西城、王传仙、曹树芝等杰出艺人为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颍上花鼓灯来源于生活,创造在民间,主要歌唱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太平盛世,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仪风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热情、奔放、优美、细腻,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民间歌舞拙朴、原始的特点和风貌。

0
分享到:

点击下载热舞资源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