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导语:
为了精益求精,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印度舞蹈,金珊珊校友进入了北大东语系印地语专业学习,并多次到印度向当地知名、舞艺精湛的老师们学习。这种对印度舞蹈认真、不懈的品质感染着很多人。本期,“未名湖是个海洋”带来了唐远贵校友眼中的同班同学、中国古典印度舞第一人的金珊珊。
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曼妙的手语、丰富的表情……印度歌舞总是带给人们别样的视觉享受。近年来,随着中印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爱上印度歌舞,瑜伽、宝莱坞歌舞、卡塔克、婆罗多……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人们感受着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专门教授印度古典舞蹈的学校,学员们从成年人到6、7岁的孩子不等。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跟随老师学习印度文化和歌舞。在美妙的音乐和舞蹈的熏陶下,学员们的举手投足间总是带着丝丝缕缕的印度风情。学校还有个动听的名字——乐舞婆娑艺术中心。作为创始人的金珊珊女士在自己三十多年的舞蹈生涯中,从一个印度舞蹈的爱好者,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印度舞蹈专家。
金珊珊和她的学生 摄影:唐远贵
金珊珊和她的学生们表演舞蹈 摄影:唐远贵
珊珊和我是北大东语系印地语的同学。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印度,是刚刚在北大就读的一个周末,珊珊带着全班同学(10个人)去印度驻华大使馆,欣赏印度舞蹈家的表演。当时因为没有事先跟班主任请示,直接就去了印度使馆,老师还曾批评和提点我们:“外事无小事!你们去印度使馆事先应该跟老师通个气才对。”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学跳印度舞蹈,是大二的时候珊珊教我们《阿旃陀的梦幻》。当时,对于印度文化还是懵懵懂懂的。阿旃陀是什么?在哪儿?这些问题脑子里都不是很清楚。珊珊手把手地教全班同学分角色表演,并给我们普及当时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传授的印度佛教知识。在西门东语系教学楼的阶梯教室里,我们一遍一遍地练习,把自己对印度舞蹈和文化最初的生涩理解表达在那场舞蹈表演里。
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麦色的皮肤,珊珊的外表形似印度人。记得我们曾经身着印度服装去使馆。在公车上、地铁里,彼此用印地语交流,装作自己就是印度人。碰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我们会肆无忌惮地评论一下,反正他们也听不懂!年轻时的这些记忆,如今回想起来竟然是别样的温馨和温暖。
东语系成立50周年——印地语专业年轻的学子们
珊珊说:“我小的时候,大概4、5岁的样子,那个时候《流浪者》、《大篷车》等印度电影在中国很风行。可能是天性吧,自己就喜欢跟着里面音乐跳上一段。后来大家说你怎么长的那么黑、眼睛那么大,像电影里的吉普赛人一样,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这个就比较感兴趣。1983年,东方歌舞团成立少年舞蹈学校,一次机缘考进去了,刚好第一节课学的就是印度舞。从那儿开始就比较系统地去学习,是一种缘分吧。”
珊珊和印度舞蹈的情缘就这样开始了。小时候因为文化水平和生活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印度舞蹈中的真正内涵。只能生搬硬套舞蹈的肢体动作,缺少灵气。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1991年,珊珊来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进行了四年专业的印地语学习。
跳起舞蹈的珊珊别样迷人
1994年,作为中印两国的交换学生珊珊来到印度新德里,在尼赫鲁大学进行深入研究。印度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她,从印度舞者们曼妙舞蹈中她寻找着自己的差距,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中体味印度舞蹈的精髓。课余时间,她没有去游览印度的风景,而是攒下所有学费去拜师学艺。在印度学习的一年中,珊珊跟随有“印度舞王”之称的卡塔克舞蹈家比尔诸·马哈拉杰系统学习卡塔克舞蹈,名师的指点让金珊珊获益匪浅,她觉得自己的舞蹈有了质的飞跃。
2010年,中印建交60年,唐远贵和金珊珊及其学生的合影
大学毕业后的珊珊曾就职于一家外资公司,虽然待遇优厚,但放弃自己喜爱的印度舞蹈,总让她心里感觉缺少了什么。后来,她毅然辞去外资公司的工作,再次来到印度自费深入研究印度舞蹈。这一次,她想拜师于著名舞蹈家丽拉·萨姆森学习婆罗多舞。这位从来不收外国弟子的老师感动于珊珊的真诚,破例让她成为自己的首席“洋”弟子。认真的态度、勤奋的练习、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珊珊最终成为丽拉·萨姆森最优秀的弟子之一。在学习结束后的个人汇报演出专场中舞艺吧阿琪,她用自己优美而专业的印度舞蹈,征服了在场的当地观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印度舞蹈不断追求和对印度文化无比热爱,让金珊珊和印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多次自筹资金远赴印度求学舞蹈。印度早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而印度舞蹈也变成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珊珊继承了丽拉·萨姆森老师德艺双馨的品德。作为乐舞婆娑艺术学院校长的她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却像大姐姐一样关心他们。
珊珊教授学生印度舞蹈
舞蹈课上的珊珊也严厉也随和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印度文化,珊珊老师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身着印度传统服饰。在每堂课开始与结束的时候,她和学生们一起行礼,表达对印度舞蹈的尊敬和热爱。她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舞蹈的故事和情节中去。
近年来,虽然印度电影在国内颇为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被电影中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所吸引,但对于印度古典舞蹈,真正了解的人却屈指可数。对于这一现象,珊珊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大家对印度艺术最早最直接的来源是电影,这最容易让人接受,有很多印度电影在中国很受欢迎,但是真正关于艺术方面,比如印度古典音乐,印度古典舞蹈,大家知道的却不多,很多人来找我都是为了学习电影里的舞蹈,后来发现怎么和看到的不一样?慢慢他们会发现印度的古典艺术内涵太深,可能开始看不懂,但是慢慢的学习、发现、挖掘,就会觉得这门学问有太深奥的东西值得去探讨。慢慢很多人开始喜欢,甚至痴迷,我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了。”
珊珊和她的学生们
珊珊接受学生的敬意
每年,珊珊都会去印度待上一阵子。印度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着她。她说,“在那里自己可以找到新的舞蹈灵感,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印度舞蹈艺术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舞艺吧阿琪,自己将沿着这条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赞赏编辑部
点击右侧二维码,即刻打赏。
人物介绍
唐远贵,1991年从陕西西安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印地语专业,赴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一年。1992年——1996年在北大东语系印地语专业学习。1996年至今,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印地语部从事对印传播工作。
1998年—1999年赴印度德里大学进修印地语。曾多次赴印度进行访问和采访。 2011年,为来华访问的印度500青年代表团团长担任翻译,并在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接见印度青年期间为总理做印地语翻译;2013年5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的一员,和中印代表一起,在中南海紫光阁有幸被李克强总理接见;经常参加并采访中印双边的多项活动,曾经采访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前外长库尔希德、印度前青体部长阿杰•麦肯、前驻华大使拉奥琪和阿肖克•康特等高官。
请先
!